苛( ) 楚王酓 鼎, 殷周金文集成2794,戰國晚期 𠇝(冶)帀(師)吏 (秦)差(佐)苛 爲之。 按: 用作人名。
 秦苛 勺, 殷周金文集成9931,戰國晚期 𠇝(冶)吏 (秦)苛 爲之。
 古璽彙編2258,戰國 苛 (䐤)。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39,戰國至秦 臨事不敬,倨驕毋(無)人,苛難留民,變民習浴(俗)。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十問36,西漢 故身無苛(疴)央(殃)。
 漢印文字徵 苛先印信。
 北嶽廟碑,唐 苛慝無作,政教日新。
 史待賓墓誌,唐 長吏之能,親人之要,時聞幹理,政不煩苛,得之於此君矣。
 嚴識玄墓誌,唐 惟公惟政,不繁不苛,遷雍州櫟陽縣令。 《説文》:“苛,小艸也。从艸可聲。” 戰國楚簡假“何”爲“苛”。《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簡7:“齊邦至亞(惡)死, 而 (上)穆其型(刑); 至欲飤(食), 而上 (厚)亓(其) (斂); 至亞(惡)何(苛), 而上不旹(時) (使)。” 又假“ ”爲“苛”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9,戰國 因迩 (以) (知)遠, 迲(去) (苛)而行柬(簡)。
苛★常◎常
kē形声,从艸,可声,本义为小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烦琐细碎、要求过细、过于严厉、刻薄等。 苛 金文; 篆kē[艹(草,意符)+可(聲符)→苛(《説文》:“苛,小艸也。從艸,可聲。”苛,過於嚴厲〈苛刻、苛毒〉;繁重,使人難以忍受〈苛重、苛捐雜稅〉;腐蝕性〈苛性〉。)] 《禮記·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苛kē8画 艹部 (1) 繁琐: ~细|~礼。 (2) 苛刻;过分严厉: ~求|~政|~捐杂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