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 )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守國而侍(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侍(恃)其强者弱。 按:右旁“寺”上部“止”訛變爲“土”。
 漢印文字徵 王侍親印。
 漢印文字徵 李侍郎印。
 司徒袁敞殘碑,東漢 九年□門侍郎。 按: 右旁“寺”从止从寸。
 太尉楊震碑,東漢 次奉黄門侍郎。
 元光基墓誌蓋,東魏 魏故侍中司空公吴郡王墓銘。
 元壽安墓誌,北魏 景穆皇帝之孫,使持節侍中征西大將軍,領护西戎校尉,儀同三司,涼州鎮都大將汝陰靈王之第五子。
 段威墓誌,隋 又授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旅賁大夫。 《説文》: “侍,承也。从人寺聲。” 漢前實物文獻多假它字爲“侍”,如《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 “出内(入)寺(侍)王”(簡234),“出内(入)𣥕(侍)王”(簡228),“出内(入)𠱾(侍)王” (簡209)。又《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凡物流形(乙本)》簡4:“𫊟(吾)既長而或老, 䈞(孰)爲 (侍)奉?”
侍★常◎常
shì形声,从人,寺声,本义为伺候,引申为陪伴。 【辨析】 “服侍”也作“伏侍”“服事”,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侍 金文; 篆shì[亻(人,意符) + 寺(聲符)→侍(《説文》:“侍,承也。從人,寺聲。”侍:伺候,在旁邊陪著〈服侍〉。)]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四回):“﹝李紈﹞惟知侍親養子。” 侍shì(8画)
  【提示】左边是亻,不是彳,不要错写成待。寺,上边是土,上横短,下横长,不要错写成上横长、下横短的士。 *侍shì8画 人部 陪伴;伺(cì)候: ~从|~女|~奉|~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