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寒
1 出身低微。
《晋书・陈頵传》:「頵以孤寒,数有奏议,朝士多恶之,出除谯郡太守。」 宋 欧阳修《论班行未有举荐之法札子》:「其间虽容时有滥冒,然孤寒有才行之人,亦往往获进。」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若是举孝廉时,不知多少分上钻刺,依旧是富贵子弟钻去了。孤寒的便有曾参之孝,伯夷之廉,休想扬名显姓。」 2 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李太尉 德裕颇爲寒畯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宋 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孤寒之中,独无可任大事者乎?」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合肥 龚尚书,怜才下士,嘉惠孤寒,海内文流,延致门下,每岁暮各赠炭资。」 3 家境贫寒无依。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殿前太尉是阳和王,见了这词,好伤感:原来刘两府直恁孤寒。」 元 关汉卿《五侯宴》楔子:「则俺这孤寒子母谁偢问?」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小生囊中只有四五十金,就是不嫌孤寒聘下令爱时,也不能彀就完姻事。」 4 孤立;孤单。
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康节曰:『臣自布衣叨冒至此,有陛下爲知己,安得谓之孤寒,陛下今日便是孤寒也。』上惊而问其故,康节曰:『内自左右近习,外至公卿大臣,无一人忠於陛下者,陛下不自谓孤寒,而反谓臣爲孤寒,臣所未喻也。』」 宋 杨万里《东园探桃李》诗:「有花无叶也孤寒,有叶无花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