遘( ) 甲骨文合集27051,殷 叀上甲史遘酒。
 甲骨文合集29403,殷 王其田敝,其遘□。
 二祀 其卣, 殷周金文集成5412,殷 才(在)正月遘 (于) (妣丙)彡(肜)日大乙爽。
 保卣,殷周金文集成5415,西周早期 傋(遘) (于)亖(四)方䢔(會)王大祀。
 蟎鼎,殷周金文集成2765,西周中期
(蟎)來遘(覯)于 (妊)氏。
 膳夫克盨,殷周金文集成4465,西周晚期 隹(唯)用獻于師尹 (倗)友 (婚)遘(媾)。
 冀州從事馮君碑,東漢 臨鄉登進, 而遘凶䄃(殃)。
 沛相楊統碑陽,東漢 年五十六,建寧元年三月癸丑,遘疾而卒。
 邢巒妻元純阤墓誌,北魏 夫人往彼,遘疾彌留。
 侯義墓誌,北魏 年十有五,遘疾而夭。
 高緊墓誌,隋 以大業八年四月十八日遘疾薨於河南郡洛陽縣靜仁里。
 崔暟妻王媛墓誌陰,唐 及初遘疾也,便命具湯沐,易衣裳。
 李招兒墓誌,唐 小女招兒, 天生聡 , 不幸遘疾。
 鄭珍墓誌,唐 大中九年乙亥歲五月廿九日丙子遘疾終於蒙州之旅舎,享年廿九。
 陸振墓誌,唐 以天寶十載八月廿六日丙子,遘疾終於咸寧縣安興里之私苐,春秋廿有七。
 契苾夫人墓誌,唐 以開元八年五月廿二日遘疾終於居德里私苐,春秋六十有六。
 王璠墓誌,後唐 以同光二年五月十七日遘疾終於洛陽彰善坊私苐,享年八十一。 《説文》: “遘,遇也。从辵冓聲。” 甲骨文“冓”作 “ ”形, 象兩物相交(或謂象兩魚相遇), 義爲 “遭遇”, 如“ 冓風”、“冓雨”。後又增加義符止、彳或辵,即成 “遘”字: 从止、从彳與从辵同義。由此可見,“遘”中之“冓”并非一簡單聲符。 卜辭“遘”常作祭名。有學者認爲,因爲被祭者的神靈降臨就餐,故主祭者能夠與之相遇,這就是甲骨文於祭祀言 “遘”,而 “遘”訓 “遇”的由來。 不僅 “遘”爲 “冓”之增繁,“媾”、“覯”等字也與遇合、交會義密切相關。 碑刻中 “冓”部件變寫較多。
遘gòu13画 辶部 〈书〉 相遇;遭遇: ~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