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 史頌鼎,殷周金文集成2787,西周晚期
友里君。

簋, 殷周金文集成4215, 西周晚期 命女(汝) (司)成周里人眔者(諸)𥎦(侯)。
 大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298,西周晚期 余弗敢 , 豕 (以) 大易里。
 中山王 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方 (數)百里, 剌(列)城 (數)十。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42,戰國 能進之爲君子,弗能進也,各止於其里。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1,戰國 天 (降)大 (常), (以)里(理)人侖(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天子建州(甲本)1,戰國
里裏★繁◎异;裡★异◎常★常◎常
lǐ里,表意,从田从土,田为农田,土为土地,有田有土方可居住生活,本义表示人们聚居的地方,引申为故乡、长度单位等。裏,形声,从衣,里声,本义为衣服的内层,引申为内部、里边、某一范围之内等。衣服内层、内部义又作“裡”,形声,从衣,里声,由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异体字表》以“裡”为“裏”的异体字。近代俗字、《手头字》、《简化字表》把“裏”简作“里”,采用同音字代替。 【辨析】 ❶“里”与“裡”“裏”不是等义异体字或简繁字。 ❷以“里”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lǐ:理、鲤、娌、锂∣lí:厘、狸∣li:哩∣kuī:悝。 ❸里/邻见248页“邻”。 【构词】 故里(故里)∣街坊邻里(街坊邻里)∣歇斯底里(歇斯底里)∣里程(里程)∣不远万里(不遠萬里)∣里层(裡層∕裏層)∣里衬(裡襯∕裏襯)∣里面(裡面∕裏面)∣里应外合(裡應外合∕裏應外合)∣表里如一(表裡如一∕表裏如一)∣死里逃生(死裡逃生∕死裏逃生)∣由表及里(由表及裡∕由表及裏)∣字里行间(字裡行間∕字裏行間) 里lǐ会意字,田、土会意。古人“恃田而食,恃土而居”,里,便是聚居的地方,“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现在北京许多小巷子还称为“里”。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i 阴平:哩(哩哩啦啦) 阳平:厘(厘米) 狸(狐狸) 喱(译音用字,咖喱) 上声:理(真理) 娌(妯娌) 悝(忧伤也。另读kuī,用于人名,如李悝) 锂(金属元素) 俚(方言俚语) 哩(海哩) 鲤(鲤鱼) 相关链接 “野”,以里为意符,曾写作“埜”与“壄”,野外的房子称“野”。“野”即“墅”。《集韵》:“田庐也。”《正韵》说:野,“此正古之墅字,田下已从土,后人以其借为郊,野字复加土”。《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野”,本读为shū,《补韵》音“署”。诗中与羽、雨相叶。“予”,为声符。而“埜”为会意字。 里 (lǐ)从田,从土。 【按】里,《説文》:“居也。”人所居住的地方。 里 金文; 篆lǐ[田(意符)+土(聲符)→ 里(《説文》:“里,居也。從田,從土。”里,居住的地方〈故里〉;回老家〈返里〉;街坊,古代五家爲鄰,五鄰爲里〈里弄〉;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里,等於五百米。里程碑〉。)] 《詩經·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逾我里。”(二哥二哥聽我講!請你不要爬過我家牆。) *里liəv[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居也。 从田从土。一曰: 士聲也。凡里之屬皆从里。(十三篇下) 創意不詳,農耕之區? 里裏;裡(7画) ❶lǐ ❷li
 【提示】在汉字简化和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衣服、被子内层” “纺织品的反面”和 “内部” 的意思时,“里” 的繁体是 “裏”,异体是 “裡”。表 “居民聚居地、行政单位、长度单位”和用在译音词中的 “里”字,既没有繁体,也没有异体。里,口内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里1lǐ7画 里部 (1) 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古书里记载25家为一里。 (2) 居民聚居的地方: ~弄|乡~|故~|邻~之间。 (3) 长度单位。1市里是150丈,500米。 (4) 姓。
*里2(裏)〔裡〕lǐ (1) (~儿)衣物等的内层;织物的反面(与“面”相对): 被~子|鞋~子|箱子~儿|这是~儿,不是面儿。 (2) 内部;一定范围之内(跟“外”相对): ~外|~屋|城~|夜~|会~会外。 (3) 附在“这”“那”“哪”等词后面表示处所: 这~|那~|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