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 ) 焂戒鼎,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1454,西周晚期
䧹虎裘豹裘。 按: 此鉤膺之“鉤”古寫,从翼丩聲。吴振武説。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攸勒金 金䧹(膺)。 按: 此亦鉤膺之“鉤”古寫,从口从翼會意。吴振武説。

少鉤庫戈, 殷周金文集成11068,春秋
少鉤庫造。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四8,戰國
(竊)鉤(鈎)者 (誅), (竊)邦者爲者(諸)侯。
 張家山漢簡·引書16,西漢 折陰者,前一足,昔(錯)手,俛而反鉤之。
 盧令媛墓誌,北魏 玉鈎燿室,金紐映陛。
 伍道進墓誌,隋 公志業雄舉,秉心淵塞,戎章峻重,鉤陳寄深。
 史思禮墓誌,唐 北軍開壁壘之營,南宫列鉤陳之衛。 《説文》: “鉤,曲也。从金从句,句亦聲。”
鉤 (gōu)曲也。 【按】段玉裁注:“曲鉤也。鉤字依《韵會》補。曲物曰鉤,因之以鉤取物亦曰鉤。”即鉤子。 鉤钩, 金文; 篆gōu[金(金屬,意符)+勾(鉤本字,聲意符)→鉤(《説文》:“鉤,曲也。從金,從勾,勾亦聲。”鉤,金屬製成形狀彎曲的工具〈掛鉤、衣鉤、魚鉤〉。像鉤的符號〈鉤兒〉。用這樣的符號表示答題正確〈打鉤〉。有鉤的動植物〈鉤蟲、鉤藤〉。)] [宋] 沈括《夢溪筆談·藥議》:“鉤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療甚多,注釋者多端,或云可入藥;或云有大毒,食之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