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開封石經 |
释义 | 開封石經開封石經 (局部) 北宋石經。仁宗(趙禎)慶曆元年(1041)敕刻,嘉祐六 年(1061) 竣工,建于汴京 (今開封) 太學,故又名〈嘉祐石刻〉。一行篆書,一行楷書,比附其間,因亦曰〈二體石經〉。原刻 《周易》、《尚書》、《詩》、《周 禮》、《禮 記》、《春秋左氏傳》、《孝經》、《論語》、《孟子》九經。其石不知何時散佚,故清朱彝尊 《經籍考》以為全佚。嘉慶(1796——1820)時,畢沅于河南陳留見《周禮》殘石,孫星衍于開封佛寺碑陰見《檀弓》 一段。星衍《寰宇訪碑録》載《周易》、《尚書》殘石在祥符縣 (今開封市)。建國以來,嘗先後在河南開封城内發現北宋石經殘石四塊,其中 《周易》二石、《尚書》與《禮記》各一石,加之民國時出土之 《孝經》一石,現共五塊,存于河南省博物館。當中除《尚書》一石較完整外,余者皆殘損甚重,字迹多已漫漶。〈開封石經〉清丁晏藏有拓本四大册,計《周易》二十八纸、《尚書》四十二紙、《孟子》 三十七纸、《詩》 二十紙、《春秋》二十四纸、《禮記》二百十二纸、《周禮》二十八纸,凡三百九十一纸。丁氏藏本後歸劉世珩,王秉恩為作詳跋考釋。拓本現藏北京圖書館。另與此拓本連屬者有《名人題記》一卷,今藏上海圖書館。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