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 ) 中山王 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𢖶(恐)隕社稷之光。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14,戰國 天𥘔(災) =(隆隆), 弗 (滅)不 (隕)。 按: 从止隕聲。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脈并氣結,以隕厥身。
 元暐墓誌,北魏 遽隕貞心,奄淪峭節。
 尹尊師碑,唐 行路隕涕,況親親者歟。
 吴德鄘妻墓誌,唐 丁寧磒(隕)淚,掩然告終。 按: 从石。 《説文》: “隕, 从高下也。 从𨸏員聲。 《易》曰: ‘有隕自天。’” 楚簡或从止隕聲。唐石刻文字或从石員聲。 “隕”金文意爲“失去”。其他文獻作隕落。
隕陨, 金文; 篆yǔn[阝(在左,阜,意符) + 員(聲符)→隕(《説文》:“隕,從高下也。從阜,員聲。《易》曰:‘有隕自天。’” 墜,隕落〈隕毀、隕星、隕石、隕鐵〉;古同“殞”,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