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5762,殷
□□[卜], □, 貞王[]龠亡[]。

甲骨文合集18690,殷
貞龠……

龠作父丁簋,殷周金文集成3652,西周早期
龠乍(作)父丁寶(尊)彝。

士上卣,殷周金文集成5421,西周早期
隹(唯)王大龠(禴)于宗周。

疐鼎,殷周金文集成2731,西周中期
疐肈(肇)從(遣)征, 攻(龠)無啻(敵)。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9,戰國至秦
門户關龠(鑰)。

居延新簡EPT57.52,西漢
君遣奉宗之府角斗斛升龠。

韋彧妻柳敬憐墓誌,西魏
第七子大丞相府參軍都督龠,字道諧。
《説文》:“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从品、侖。侖,理也。”
古龠字可隸定爲“”, 郭沫若以爲象編管之形; 管頭上空, 示此爲編管而非編簡。 本指一種編管樂器。 或於“”上加“亼”, 遂成“龠”。 有人認爲“亼”乃“倒口”,所以吹之。再後又累加意符竹,因又有“籥”。
“龠”這種“和眾聲”的樂器, 其音龢龤, 故从龠之字大都有和諧、和順意。韋彧妻柳敬憐墓誌提到一人 “大丞相府參軍都督”,名 “龠”,字 “道諧”,亦爲“龠”與“和諧”義關係之一證。

(yuè)

三孔竹管也。从品、侖。侖,理也。

yuè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编管之形,口旁表示管中空。小篆字形增亼旁。后世多写作“籥”。
【释义】《说文》:“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本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似笛而短小,三孔。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In Oracle, it looks like pipes. The meaningful part—口 (kǒu, mouth)means the hollow pipes. While in Small Seal script it was added 亼 (jí). People always write“籥” like this later.
【original meaning】 Like the pipes, likewise the front of the pan—pipes.

*riawk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从龠。(三篇上)
捆合多管之多音程樂器。

(yuè)

,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属皆从龠。”(以灼切)
甲骨文或作,金文或作,均象编管乐器之形。甲骨文有的字形上部象管子的吹嘴儿,下部是并联在一起的两根管子。郭沫若称其形与汉人说的箫相似。[1]如《周礼·春官》:“小师掌教……。箫……。”郑玄注:“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饴糖所吹者。”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加亼,可能表示众管会合之义,这是小篆形体的来源。或云金文所加“亼”为装饰部分。[2]
龠是竹管制成的一种吹奏乐器,后有加形符的“籥”字,在《说文》卷五竹部。徐灏《注笺》:“龠、籥古今字。……三孔盖象形,非品字,以形近次此部。”《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龠部有四个属字。如“龢,调也。”甲骨文用作祭名,龢祭。如:“……巳卜,宾,贞:上甲龢眔唐。”(《前》2·45·2)上甲即上甲微,唐即成汤。前者为先公,后者为先王。[3]“龤,乐和龤也。从龠,皆声。《虞书》曰:‘八音克龤。’”《说文》后的一般辞书都立有“龠”部,不过《新华字典》取消该部首,将龠字归入“人”部。

yuè

17画 龠部
(1) 古代乐器,用竹管编成,形状像箫。
(2) 古代容量单位,一龠等于半合(gě)。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6: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