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冑() 甲骨文合集4078,殷 癸卯卜, 𡧊, 貞冑來歸丁若。
甲骨文合集36492,殷 丙午卜, 在攸, 貞王其乎……𢓊冑人方焚……弗每。
小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9,西周早期 𢓊王令賞盂□□□□□弓一矢百畫一貝胄一金干一。
簋, 殷周金文集成4322, 西周中期 (盾)矛戈弓備矢(裨)胄。 按: 下加目形。
伯晨鼎,殷周金文集成2816,西周中期或晚期 旅五旅(彤弓)(彤矢)旅弓旅矢戈(皋)(胄)。 按: 省冃。
曾侯乙墓136,戰國 , 。 按: 下从革。
包山楚簡·遣策牘1,戰國 一和(甲), 䩜(胄), 緑組之縢。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其先蓋周之胄。 按: 下訛爲“月”形。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龜銀之胄,弈世載勛。
和邃墓誌,北魏 祖柒以鉉冑風高,宦參崇禮。
王容墓誌,唐 晉陽之胄冠諸宗。 按: 下訛从日。
顔人墓誌,唐 源夫苗胄,本乎鄒魯。 《説文》:“冑, 兜鍪也。从冃由聲。 , 《司馬法》 胄从革。 ” 甲骨文“胄”字爲象形字,上部作,象頭盔,其下或是蒙護顔面的部分,表示人戴頭盔遮擋顔面之意。西周早期金文所見追加“目”形,以示頭盔戴在頭上只露出眼睛。 戰國楚簡下从革旁, 成 “”形。 小篆省去 “目”旁, 於是成了“”形。隸楷因襲小篆構形, 後下部訛成“月”形。本義表示頭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