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枪¹ qiānɡ ㄑ〡ㄤ 《广韵》七羊切,平阳,清。 14画 木部10画 统一码:69CD 大五码:BA6A 国标扩:988C
1 武器名。长杆一端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墨子・备城门》:「枪二十枚,周置二步中。」 唐 李白《大猎赋》:「口吞殳鋋,目极枪橹。」 前蜀 冯鉴《续事始》:「诸葛亮置木作枪,长二丈五尺,以铁爲头。」 2 武器名。火铳,火枪。装火药和铁砂的旧式枪。
3 武器名。口径在2厘米以下,发射子弹的武器。
如:手枪、步枪、机关枪等。 杨朔《昨日的临汾》:「你们没有新式的枪麽?」 4 喻指武装力量。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二:「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5 性能或形状像枪的器械或工具。
如:焊枪、电子枪、烟枪。 6 桩。掘土除草的农具。
《国语・齐语》:「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鎛,以旦暮从事於田野。」 韦昭注:「枪,桩也。」 7 削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用。参见「枪累」。
8 特指茶树初萌的嫩芽。
宋 王得臣《麈史・诗话》:「闽人谓茶芽未展爲枪,展则爲旗,至二旗则老矣。」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爲叶者谓之旗。」 9 突;冲撞。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枪榆枋。」 陆德明释文引支遁曰:「枪,突也。」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 10 见「枪替」。
11 姓。汉代有枪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