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後多指生怕有损於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语本《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祸败。」
晋 葛洪《抱朴子・仁明》:「明哲保身,《大雅》之绝踪也。」 唐 白居易《杜佑致仕制》:「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 宋 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之三:「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清 沈起凤《谐铎・烧录成名》:「君子明哲保身,而动称好辨,戮辱及之矣。」 老舍《四世同堂》三九:「明哲保身在这危乱的时代并不见得就是智慧。」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爲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三九章:「明明看到熊彬的缺点,没有从正面向熊彬提出来,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作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