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 )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請劫之。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417,西漢 剛者,所以圉(御)劫也。
 侯太妃自造像記,北魏 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廣川王祖母太妃侯,自以流歷彌劫……
 鄧昞墓誌,隋 破劫城市,燒亂村邑。
 何行感造像記,唐 漆劫阿彌陁壹區。
 施燈功德經幢,唐 寶燈建兮有時,劫石壞兮無虧。 《説文》:“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或曰以力止去曰劫。” 馬王堆帛書假“割”爲“劫”。《戰國縱横家書·蘇秦獻書趙王章》: “恐事之不誠(成),故出兵以割(劫)革(勒)趙、魏。”按,“割(劫)”字從裘錫圭 《讀 <戰國縱横家書釋文注釋> 劄記》 (《文史》第36輯,中華書局,1992年)讀。
劫★常◎常
jié表意,从力从去,本义为威逼、强迫,用强力胁迫别人,引申为强取、掠夺、灾难等。 劫 (jié)以力止去曰劫。 【按】劫,《説文》或曰:“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 *劫kjap[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人欲去, 以力脅止曰劫。或曰,以力去曰劫。从力去。(十三篇下) 以強力去除之意。 劫刼;刧;刦jié(7画)
 *劫〔刦 刧 刼〕jié7画 力部 (1) 挟持;胁迫:~持。 (2) 用暴力抢夺;强取:~道|~狱|抢~|打家~舍。 (3) 佛教名词。梵文音译词“劫波”(kalpa)的省称,指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整个周期。今泛指灾难、厄运:~数|~难(nàn)|浩~|~后余生|在~难(nán)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