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尺
1 文具。长数寸至尺许。用以间隔行距、画直线或镇书纸。唐 欧阳通号界尺曰「由准氏」。
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宗﹞又以柏爲界尺,长数寸,谓之隔笔简。每御制或飞宸翰,则用以镇所临之纸。」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晏元宪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爲沓……以铁界尺镇案上。」 清 袁枚《新齐谐・坛响》:「生夜看书,见白衣人坐槛上,与之拱手。生用界尺打之,抚掌大笑而退。」参见「由准氏」。 2 佛教僧徒说戒时的用具。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无云和尚﹞一日,忽登禅床,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