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炕¹ kànɡ ㄎㄤˋ 《广韵》苦浪切,去宕,溪。 8画 火部4画 统一码:7095 大五码:AAA1 国标扩:BFBB 亦作「坑³」。「匟¹」的今字。
1 烤乾;烘烤。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毛传:「炕火曰炙。」 孔颖达疏:「炕,举也。谓以物贯之而举於火上以炙之。」 张天民《死不着》诗:「二亩地的谷穗没见黄,掐回家来锅底上炕。」 2 乾涸;乾渴。
《中国民间故事选・天牛郎配织女》:「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饿不炕了。」参见「炕阳」。 3 躁急。参见「炕暴」。
4 北方人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一种床。底下有洞,可以生火取暖。
宋 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五:「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 清 顾炎武《日知录・土炕》:「北人以土爲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 《红楼梦》第十五回:「﹝宝玉﹞见炕上有个纺车儿,越发以爲稀奇。」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跳下炕来,抓住老板的手,酒醉完全消失了。」 5 断绝。
《汉书・扬雄传下》:「﹝蔡泽﹞西揖强秦之相,搤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 颜师古注:「炕,绝也。」 6 见「炕阳」。
7 通「抗」。举起。支立。
《汉书・扬雄传上》:「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 颜师古注:「炕与抗同。抗,举也。榱,屋椽也。言举立浮柱而驾飞榱。」 8 通「亢」。高。
《汉书・王莽传赞》:「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涂,俱用灭亡,皆炕龙绝气,非命之运。」 颜师古注引服虔曰:「《易》曰『亢龙有悔』,谓无德而居高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