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高宗肜日》:「乃训于王。」
孔传:「祖巳既言,遂以道训谏王。」
《孟子・万章上》:「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赵岐注:「以听伊尹之教训己,故复得归之於亳。」
南朝 梁 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禀训丹阳,弘风丞相。」
明 张居正《乞遵守慈谕疏》:「盖惟其爱之也深,故其训之也切;惟其训之也切,益见其爱之之深也。」
2 引申爲训斥。
杜鹏程《延安人》:「昨晚上,你找你大谈话了?你还脸色黑风风地训他了?」
3 典式;准则。
元 朱德润《教授厅铭》:「言慎行修,乃式乃矜,勉兹古训,庶列槐阴。」
《镜花缘》第七九回:「但这样射去,纵箭箭皆中,也不可爲训。」参见「训式」。
4 训练;讲习。
唐 吕温《代李侍郎与山南严仆射书》:「处瘠土而有财克丰,训羸师而其武可畏。」
《宋史・张浚传》:「训新集之兵,当方张之敌。」
明 鹿善继《与杨扶寰书》:「榆关何地,师相驻节於此,日训军实,而忽告饟绝,年兄思之,此岂小关系乎?」参见「训卒」。
5 引申爲驯御。
唐 李德裕《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尺籍伍符之勤,训马简士之要,虽程功於卫 霍,终归美於程 李。」
6 解说。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若夫义训古今,兴废殊用;字形单复,妍媸异体。」
宋 洪迈《容斋三笔・五经字义相反》:「安扰邦国,扰而毅,扰龙,六扰之类,以扰训顺也。」
清 阮元《释颂》:「颂之训爲美盛德者,余义也。颂之训爲形容者,本义也。」
7 取名。
宋 赞宁《宋高僧传・兴福二・愿诚》:「十月临蓐,果如其望,立字曰愿诚。後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
8 顺从;遵循。
《书・洪范》:「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
孔传:「凡顺是行之,则可以近益天子之光明。」
汉 杨雄《法言・问神》:「或问文,曰『训』;问武,曰『克』。」
李轨注:「训,顺。」
唐 司空图《王纵追述碑》:「外训骁雄,内苏疲瘵。」
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四方其顺之》:「古书训与顺多通用。《洪范》『于帝其训,是训是行。』《史记・宋世家》皆作顺。」
9 古代文体名。《尚书》六体之一。记述训导之词。
《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谟,曰训,曰诰,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10 古代文体名。论着的一类。
姚华《论文後编・目录上》:「论着之属,溢爲解、爲训、爲释、爲注者,皆汉 魏以前,制作已繁。」
11 姓。见《通志・氏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