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迥 jiǒnɡ ㄐㄩㄥˇ 《广韵》户顶切,上迥,匣。 9画 辵部5画 统一码:8FE5 大五码:AD7E 国标扩:E5C4
1 遥远;僻远。
汉 班彪《北征赋》:「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 南朝 宋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宋 杨万里《秋热追凉池上》诗:「圃迥人全寂,池清虑自消。」 清 汪懋麟《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爲政好,地迥得官闲。」 2 指历时久。
明 何景明《立秋寄献吉》诗:「夜迥商风至,天空大火流。」 3 指僻远的地方。
南朝 宋 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升峤眺日軏,临迥望沧洲。」 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常恐值荒迥,此辈还射人。」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元来门外谓之郭,郭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迥。」 4 高。
南朝 宋 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之二:「树迥雾萦集,山寒野风急。」 南唐 冯延巳《应天长》词:「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明 何景明《秋兴》诗之四:「神女庙深虚暮雨,汉王台迥落秋涛。」 清 许承钦《夏仲自正觉寺游佛峪遂登龙洞山绝顶》诗之二:「云深鸟语寂,岩迥藤丝长。」 5 形容差别很大。
宋 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雪里疏梅,霜头寒菊,迥与余花别。」 《镜花缘》第七九回:「你若用了攥字,手背先是平正,由腕一路平直到肩,毫不勉强,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茅盾《子夜》三:「并且她有时也竟忘记了自己也迥不同於中世纪的美姬。」 6 卓越。
明 梁辰鱼《驻云飞・风情》曲:「出落精神,晓日临窗迥不群。」 7 副词。表示程度深。爲甚或全之义。
唐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 唐 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诗:「树入天台石路新,云和草静迥无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