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孔传:「辜,罪也。」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曰:『天乎,无辜,吾不弑君,谁谓吾弑君者乎?』」
何休注:「辜,罪也。」
唐 韩愈《袁州祭神文》之一:「刺史虽得罪,百姓何辜?宜降疾咎于某躬身,无令鳏寡蒙兹滥罚。」
明 何景明《严治篇》:「故严则法立,法立,则民寡过;宽则法弛,法弛,则民多辜。」
2 加罪,惩处。
汉 刘向《说苑・杂言》:「子石曰:『昔者吴王 夫差不听伍子胥,尽忠极谏,抉目而辜。』」
3 灾难,祸害。
《汉书・王莽传赞》:「害遍生民,辜及朽骨。」
《後汉书・乌桓传》:「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於郡县损坏,百姓流亡。」
明 高启《吊伍子胥辞》:「鄂侯诤而就醢兮,龙逢谏而见屠。盖自古而有之兮,匪夫子独罹乎此辜。」
4 仇,仇恨。
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吾闻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今吾将复楚辜,以雪父兄之耻。」
5 磔。分裂肢体。
《周礼・秋官・掌戮》:「杀王之亲者辜之。」
郑玄注:「辜之言枯也,谓磔之。」
孙诒让正义:「辜,即枯也……辜、枯,字古通。」
《周礼・夏官・小子》:「凡沈辜侯禳,饰其牲。」
郑玄注:「辜,谓磔牲以祭也。」
汉 刘向《说苑・善说》:「朽者扬其灰,未朽者辜其尸。」
宋 王观国《学林・辜孤》:「磔牲谓之辜者,刑牲而用之,犹刑有罪者,故名曰辜也。」
6 辜负,对不住。
唐 杜甫《後出塞》诗之五:「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四》:「齐延祚辜我誓言,擅行屠戮,彰杀降之罪,隳示信之文,宜除名决重杖一顿配流。」
宋 周密《探春・修门度岁》词:「梅浪半空如绣。便管领芳菲,忍辜诗酒。」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7 农历十一月的别名。
《尔雅・释天》:「十一月爲辜。」
8 通「固」。固定。
《大戴礼记・夏小正》:「鴃则鸣。鴃者,百鹩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
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辜读作固。」
9 通「固」。必定。
《汉书・律历志上》:「姑洗:洗,絜也,言阳气洗物辜絜之也。」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辜,必也,必使之絜也。」
10 通「故」。缘故。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
司马贞索隐:「《汉书》『辜』作『故』……李奇曰:『亦夫子不如麟凤翔逝之故,罹此咎也。』」
11 姓。清有辜汤生。见《清史稿・文苑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