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垣
1 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毛传:「藩,屏也,垣,墙也。」
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夏,今艰难稍平,傥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 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 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粤中大府遣兵隳之,澳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 2 比喻卫国的重臣。
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合下爲王爪牙,爲国藩垣。」 3 比喻藩国、藩镇。
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宗效顺着明,复其官爵;所献二郡,别置藩垣。」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甲子,诏曰:『周建侯邦,四国有藩垣之助;唐分藩镇,北边无强敌之虞。』」 明 张居正《苑田纪》:「夫以宗国藩垣之重,荆楚饶沃之区,加以当时礼越诸藩,分不嫌於厚植,化洽南祀,民咸乐於子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