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
1 明 清时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以金线及彩丝绣成。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缀於前胸及後背。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补子》:「品级补子,定于洪武,行于嘉靖,仍用至今,汪韩门《缀学》言之详矣。」 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背胸》:「国朝刘廷玑《在园杂识》云:『朝衣公服,俱用补子。绣仙鹤锦鸡之类,即以鸟纪官之义。』……按补子之名,殊无意义,宜称背胸爲是。」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因此,师老爷也就『居移气,养移体』起来……买了一幅自来旧的八品鹌鹑补子,一双脑满头肥的转底皂靴。」 2 明 清时於品服之外随时依景而制的徽饰。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补子》:「刘若愚《芜史》称宫眷内臣,腊月廿四日祭灶後,穿葫芦补子;上元,灯景补子;五月,艾虎毒补子;七夕,鹊桥补子;重阳,菊花补子;冬至,阳生补子;此则在品服之外,随时戏爲之者。」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在往年每逢灯节,宫眷与太监都穿灯景补子蟒衣……目今国步维艰,当然不能像往年那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