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子
1 唐末至宋,枢密使不经由中书直行下达的札子,事大者称「宣」,事小者称「头子」。
《资治通鉴・後汉隐帝乾佑二年》:「八月,甲申,郭威自河中还,过洛阳,守恩自恃位兼将相,肩舆出迎。威怒,以爲慢己,辞以浴,不见,即以头子命保义节度使、同平章事白文珂代守恩爲留守,文珂不敢违。」 胡三省注:「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 宋 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至後唐 庄宗,复枢密使,使郭崇韬、安重诲爲之,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敕』;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劄子。」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九:「魏公坐政事堂以头子勾任守忠者立庭下,数之曰:『汝罪当死。』」 2 宋初枢密院所发差使驿传马匹的一种凭证。
宋 岳珂《愧剡录・金银牌》:「皇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旧有银牌,以给乘驿者,阔一寸半,长五寸,面刻篆字曰『敕走马银牌』,凡五字,首爲窍,实以韦带。其後罢之,枢密院给券,谓之头子。」 3 见「头子钱」。
4 指画像。
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天章阁有名臣头子,朕观之甚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