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439,殷
癸卯卜,貞不女□。
按: 象女子頭上笄簪。

甲骨文合集683,殷
丁酉卜,貞于河女。
按: 象女子兩手交互跽坐之態。

甲骨文合集728,殷
……于女。

甲骨文合集19972,殷
㞢大母女用。

甲骨文合集27972,殷
戍其𢕌女歸。

簋, 殷周金文集成3084, 殷


女亞斝,殷周金文集成9177,殷
女亞。

女母作婦己器,殷周金文集成10562,殷
女母乍(作)𡞒(婦)己彝。

射女鼎,殷周金文集成1378,殷
射女

女朱戈觶,殷周金文集成6348,西周早期
女朱戈。

師俞鼎,殷周金文集成2723,西周早期
王女(如)上𥎦(侯)。
按: 省形。

京姜鬲,殷周金文集成641,西周中期
京姜女乍(作)(尊)鬲。

尋仲匜,殷周金文集成10266,春秋早期
尋中(仲)(媵)中(仲)女丁子子(寶)也(匜)。

洹子孟姜壺,殷周金文集成9730,春秋
(齊)𥎦(侯)女雷()喪其𣪕(簋)。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少)女(如)(長)。
按: “女”用作“如”。

噩君啓車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2,戰國
女(如)檐徒。

古璽彙編3338,戰國
取女。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25,戰國
(堯)之(禪)虖(乎)(舜)也女(如)此也。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30,戰國
哭之(動)心也(浸)𣻑(殺), 丌(其)刺(烈)(戀)(戀)女(如)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5,戰國
女(如)天不雨, 水𨟻(將)沽(涸),魚𨟻(將)死。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7,戰國
(鄰)殺牛, 不女(如)西(鄰)之酌祭。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13,戰國
女(如)君王攸(修)郢高方若肰(然)里。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25,戰國至秦
甲子、乙丑,可以家(嫁)女、取婦、寇<冠>帶、祠,不可築興土攻(功),命曰毋(無)後。

漢印文字徵
女不侵印。

漢印文字徵
女季孺。

漢印文字徵
陳女子印。

司徒袁安碑,東漢
司徒公汝南女陽袁安召公。
按: “女陽”即“汝陽”。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藥神明膏,親至離亭。

張玄墓誌,北魏
君諱玄,字黑女,南陽白水人也。
《説文》: “女,婦人也。象形。王育説。凡女之屬皆从女。”
“女”象女子跽跪之形,本義爲女人。戰國楚地出土文獻“女”多用作“如”。古代地名“女陽”即“汝陽”,“汝”字是後起字。

女,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伸臂斂手跪跽的側面人形,或於頸部增短横爲標志,本是女子的通稱。卜辭、銘文 “女” “母” 或通用,後增二點區别爲“母”。在古文字體系中,“女” 又多借用爲第二人稱代詞,後來爲了减少 “女” 的用途并在字形上與表示本義的 “女” 相區别,乃轉而借用表示水名的 “汝”。而 “母” 則又多借用爲否定副詞,戰國時把借用爲否定副詞之 “母” 中的兩點連成斜撇成爲 “毋”,以與表示本義的 “母”字相區别。可見古人爲了一字之用真是費盡心機。文獻又或讀如 “如”。提示: 以上解釋多從文字角度説,這與從語言角度説的音轉字異不同,如表示第二人稱的 “尔”後來寫作“你”,裘錫圭説,這種現象應該從語言角度解釋。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或加飾筆。秦簡牘文作,末筆已漸成横勢。

★常◎常


nǚ象形,甲骨文、金文象屈膝、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的人形,是古代妇女在室内居处常见的姿态,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女”。本义为妇女,引申为未出嫁的年轻女子、女儿等。
【辨析】
❶以“女”作意符构成的字大致可分为六类:a.亲属,如“妈、姐、妹、姑、姨、妻、妇”;b.婚姻、妊娠,如“婚、姻、嫁、娶、妊、娠、娩”;c.姓氏,如“姜、姬、嬴、姚”;d.女子容貌,如“娇、好、妩、媚、妍、媸”;e.女子身份、地位、长幼等,如“奴、婢、妃、嫔、媒、妁、妪、媪、婆、妞”;f.不良的德行和行为,如“奸、嫉、妒、妄、嫌、妨、姘”。
❷以“女”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nǚ:钕∣rǔ:汝。
❸女/妇 古代这两个字区别得很清楚:“女”指未婚女子,也泛指女性,包括未婚和已婚,如“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妇”指已婚女子,绝不用于未婚,到了近代,“妇”逐渐用于女性的通称,如“妇女”“妇联”等。

(甲)
象形字,作部首生成的字很多,如姚、姬、妇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籹(粔籹,古代的一种面食)
钕(金属元素)
ru
阳平:如(如愿以偿)
茹(含辛茹苦)
铷(金属元素)
上声:汝(本为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nǚ)

葢象斂抑之狀。
【按】甲骨文“女”字作,形體相近,或左或右,象女子兩手胸前交叉、屈膝而跪的形狀。本義指女性。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交手于胸前曲体跪坐的女子之形,上古女子交手端坐是其家居生活的惯常姿态。小篆以后字形讹变。
【释义】《说文》:“妇人也。”本义是女人,与“男”相对。《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引申指代女儿。从造字思维就可以看出古人当时男女劳动已有明显分工:“男”字之形突出以农耕为务,“女”字之形则强调居家以操持家务,故有[男耕女织]之说。中国古代社会中女子的地位较低,以“女”字为部首的汉字不少具有贬义,如奸、嫉、婪、妓、妒、妖。[女工]原意为女性的工匠、工人,旧时指代女子所从事的刺绣、编织等手工劳动及其制成品,又作“女功”、“女红(ɡōnɡ)”。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Oracle it looks like the shape of a woman's body when she kneels down.
【original meaning】Women.

*nia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婦人也。 象形。王育說。凡女之屬皆从女。(十二篇下)
象婦女的坐姿,兩手交叉安放膝上。於文字,男性以平行垂放表示。從文物的實例看,婦女坐姿與男性無別,也是兩手平行垂放膝上。創意者有意的區別。

(nǚ)

,妇人也。象形,王育说。凡女之属皆从女。”(尼吕切)
甲骨文有,金文作,均象面朝左而跪坐的女子,上身直立,双手交叉在胸前。有的字形在头部加上一横画,大概表示头戴饰物。有些金文写法也变得不是很象形了,如。甲骨文和金文均用于本义。卜辞还用“女”为“母”字,如:“乙酉卜,,贞:尞于东女九牛。”(《续》1·53·2)[1]东女为东母,母神。
因女性柔顺,故由“女”派生出“如”字。或云:“上古战争掠夺之女性俘虏多用作奴隶,故奴即由女分化而来,后派生出、奴字表示。”[2]
女部有二百三十七个属字。如“媒”字下云:“谋也。谋合二姓。从女,某声。”又如“妁”字下云:“酌也。斟酌二姓也。从女,勺声。”又如“威”字下云:“姑也。从女,从戌。汉律曰:‘妇告威姑。’”

(3画)

【提示】末笔的横,宋体与撇相接,撇笔上端不出头,楷体与撇相交,撇笔上端出头。

*

3画 女部 
(1) 女性(跟“男”相对): ~子|妇~。
(2) 女儿: 长(zhǎng)~|生儿育~。
(3) (近代汉语或某些方言中称)雌性的: ~猫。
(4)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