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 )
奸鼎, 殷周金文集成1498, 殷
 (奸)。 按: 人名。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75,戰國至秦 臣强與主奸,可(何)論?比毆主。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20,西漢 是闌來誘及奸。
 元熙墓誌,北魏 正光元年,奸臣擅命。 按: 女旁變奻旁。
 梁瓌墓誌,隋 君討盡奸原。 按: “干”訛變。
 陳叔毅修孔子廟碑,隋 政術始臨,奸豪屏息。
 張亮墓誌,唐 奸邪不作。 按: 从姦。 《説文》: “奸,犯婬也。从女从干,干亦聲。” 石刻文字“奸”或从女,或从奻,或从姦。今與“姦”通用。
奸姦★异◎常★常◎常
姦,表意,从三女,表示与多个女子有私情,读jiān,本义为淫乱,引申为男女通奸、奸淫、邪恶、狡诈等。奸,形声,从女,干声,本义读gān,干犯、冒犯;又读jiān,引申为狡猾、邪恶、对君主或国家不忠诚、背叛国家或民族的人等。《异体字表》以“姦”为异体字。 【辨析】 “奸”与“姦”不是等义异体字。 【构词】 奸臣(奸臣)∣奸雄(奸雄)∣奸诈(奸詐)∣内奸(内奸)∣奸污(姦污)∣奸淫(姦淫∕姦婬)∣强奸(強姦)∣通奸(通姦)∣捉奸(捉姦) 奸 (gān)古寒切。犯淫也。 奸姦, 篆jiān[女(意符)+干(聲符)→ 奸(《説文》:“犯婬也。從女,從干,干亦聲。”奸,對婦女施暴〈強奸〉,泛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通奸〉。)] [春秋]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拋棄道德,崇尚奸邪,是爲大禍害。) [西漢]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德之休明,雖小必重;其奸回昏亂,雖大必輕。”(如果天子德行美好,鼎雖小却重而難移;如果天子無德昏亂,鼎雖大却輕而易動。鼎指九鼎,象徵國家政權。) 奸姦jiān(6画)
  【提示】女,位于字左时,横与撇相接,撇、横均不出头。干,起笔是横,不是撇,不要错写成千。 *奸1jiān6画 女部 (1) 邪恶;狡诈: ~计|~猾|~笑|~诈|老~巨猾。 (2) 不忠于国家或君主的人: ~臣。 (3) 同敌人勾结或背叛祖国的人: ~细|汉~|内~。 (4) 自私;取巧: 藏~耍滑|这个人真~。
*奸2〔姦〕jiān男女间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污: 通~|~淫|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