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毕命》:「商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爲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 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 柔弱,颓靡。
宋 苏轼《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亵。」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靡靡之音」。
7 华美;明丽。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注引《方言》郭璞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 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
《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大异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 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
《旧唐书・马周传》:「马君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 零落稀疏貌。
《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曦,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