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ㄌ〡ˇ
《广韵》良士切,上止,来。
7画 里部 统一码:91CC 大五码:A8BD 国标扩:C0EF
1 乡村的庐舍、宅院。後泛指乡村居民聚落。
《诗・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
传:「里,居也。」
高亨注:「里,庐也,即宅院。」
张协《杂诗》之十:「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柯潜《〈归田诗话〉序》:「公生长多贤之里,山川奇诡秀丽之州。」
2 城邑的市廛、街坊。今称巷弄。
《後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爲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合两爲一,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
李贤注:「里即坊也。」
3 指故乡。
《史记・汲郑列传》:「汲黯)耻爲令,病归田里。」
南朝 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钮琇《觚賸续编・桃花园》:「侍郎杨绍云吴江人,去官归里。」
4 古代地方行政组织。自始,後代多因之,其制不一。(1)二十五家爲一里。《周礼・地官・遂人》:「五家爲邻,五邻爲里。」
《礼记・郊特牲》:「唯爲社事,单出里。」
郑玄注:「二十五家爲里。」(2)五十家爲一里。《管子・小匡》:「制五家爲轨,轨有长;十轨爲里,里有司。」
《鶡冠子・王鈇》:「五家爲伍,伍爲之长;十伍爲里,里置有司。」(3)七十二家爲一里。《尚书大传》卷二:「八家而爲邻,三邻而爲朋,三朋而爲里。」
《礼记・杂记下》:「主之而附於夫之党」
孔颖达疏引《论语撰考谶》:「古者七十二家爲里。」(4)八十家爲一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注:「在田曰庐,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户。」(5)一百家爲一里。《礼记・杂记下》:「则里尹主之。」
郑玄注:「《王度记》曰:百户爲里。」
《管子・度地》:「百家爲里。」
《後汉书・百官志五》:「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
《旧唐书・食货志上》:「百户爲里,五里爲乡。」(6)一百一十家爲一里。《明史・食货志二》:「迨造黄册成,以一百十户爲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
《清史稿・食货志二》:「凡里百有十户,推丁多者爲长。」
5 长度单位。古以三百步爲一里,後亦有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者,今以一百五十丈爲一里。用爲市里的简称,二市里合一公里。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爲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韩愈《过襄城》诗:「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
顾炎武《日知录・里》:「《谷梁传》:『古者三百步爲里。』今以三百六十步爲里。」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的规矩是在本乡十五里之内决不生事。」
6 古代井田制亦特指方里。
《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爲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爲一里,其田九百亩。」
7 居住;爲邻。
《文选・班固〈幽通赋〉》:「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李善注:「曹大家曰:『贻,遗也。里、庐,皆居处名也。言我父早终,遗我善法则也。何爲善法则乎?言爲我择居处也。』孔子曰:『里仁爲美。』」
《文选・张衡〈西京赋〉》:「里其朔,寔爲咸阳。」
薛综注:「里,居也。」参见「里仁」。
8 谓计算路程。
《穆天子传》卷四:「庚辰,天子大朝于宗周之庙,乃里西土之数。」
郭璞注:「里,谓计其道里也。」
9 俚俗。参见「里夫」、「里曲」。
10 语气词。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幸有光严童子里,不交伊去唱将来。」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摺:「请父亲上舡,孩儿每来迎接里。」按,今作「哩」。
11 方言。表人称复数。犹们。
刘半农《瓦釜集・开场的歌》:「你里若要我把山歌来唱,先借个煤头火来吃筒烟。」
12 古族名。
《後汉书・南蛮传》:「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 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爲归汉里君。」
李贤注:「,蛮之别号。今呼爲人。」
13 通「里」。里面,内部。
《素问・刺腰痛篇》:「肉里之脉,令人腰痛。」
王冰注:「里,里也。」
马致远《四块玉・叹世》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
14 忧伤之病。
《诗・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郑玄笺:「里,忧也。」
15 通「理」。道理;常理。
银雀山 墓竹简《孙子兵法・九地》:「人请之里,不可不□。」今本作「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16 姓。春秋 里克。见《左传・僖公八年》。
17 同「里」。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