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矩)取眚(省)車䡈𠦪(幩) (鞃)虎冟(幎) 徫(幃)畫𩌏 (鞭) (席)𩌈帛轡乘金麃(鑣) (鋞)。 按: 从巾,石省聲。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4,戰國 是古(故)君子 (席)之上, 𤕦(讓)而受 。 按: 从竹石聲。
 曾侯乙墓54,戰國
韋之 (席), 紫之 (襮)。 按: 从席的象形文、从竹,石聲。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45,戰國至秦 其謞(號)曰大常行,合三土皇,耐爲四席。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合陰陽132,西漢 大卒之徵,鼻汗脣白,手足皆作,尻不傅席,起而去,成死爲薄。
 漢印文字徵 王席。
 漢印文字徵 東門席。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到官正席,流恩褒善,糾姦示惡。
 楊何真造像記,北魏 姪雙席。
 元徽墓誌,北魏 爰自功高,迄於專席。
 元譿墓誌,北魏 陳衣虚席,奠酒空臺。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暫廌枕席,遽空環佩。
 華嶽頌,北周 芬哉薜席,赫矣神居。
 皇甫深墓誌,隋 温席扇枕。
 崔曄妻李道因墓誌,唐 服勤無離几席。 《説文》: “席, 籍也。 《禮》:天子、 諸侯席, 有黼繡純飾。 从巾, 庶省。 ,古文席从石省。” 金文所見从巾石省聲。戰國所見或从竹石聲,或从席的象形文、从竹,石聲。秦簡所見从巾石聲。與《説文》篆文同,《説文》構形分析不可從。本義表示席子。
席蓆★异◎常★常◎常
xí席,形声,金文从巾,石省声,后变为石声(一说小篆为庶省声)。本义为席子,供坐卧用的垫子,用苇篾、竹篾、蒲草等编制而成,引申为座位、座次、成桌的饭菜等。蓆,形声,从艸,席声,本义为草多,引申为席子。《异体字表》以“蓆”为异体字。 【辨析】 “席”与“蓆”不是等义异体字。 【构词】 席位(席位)∣酒席(酒席)∣主席(主席)∣草席(草蓆)∣炕席(炕蓆)∣竹席(竹蓆) 席 (xí)从巾,庶省聲。 【按】席,《説文》:“籍也。”本義是供坐臥鋪墊的用具。 217.趣談“席”字席,甲骨文象形。借爲坐席,加“艸”返還。
*席rjiak[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藉也。 禮:天子、諸侯席有黼繡純飾。从巾,庶省聲。 , 古文席, 从石省。(七篇下) (七篇古文字形象屋內之坐席形。 席蓆xí(10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 “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 义和用于席草等草名时,蓆是 “席” 的异体; 表示 “席位、座次”“成桌酒筵” 等义或用于量词、姓氏时,“席” 没有异体。 *席1〔蓆〕xí10画 广部 用草、竹或苇子等编成的平片的东西,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 ~棚|草~|凉~|炕~。
*席2xí (1) 会场上的座位: 出~|列~|首~|退~。 (2) 成桌的饭菜;酒菜: 酒~|筵~|摆~。 (3) 量词。用于谈话、酒席等: 一~话|一~酒。 (4)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