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䘳()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789, 西周中期 王(俎)姜事(使)内史友鼎(員)易(賜)玄衣朱(襮)䘳。 按: 朱䘳, 指“以黼紋裝飾的有丹朱純緣的下連於衿的斜領”。
嚴震墓誌,北魏 公雅荷文武,襟諧泉石。 按: 易金聲爲禁聲。
元遥墓誌,北魏 轉北中郎將兼侍中,所以襟帶京門,緝厘樞近。 《説文》: “䘳, 交衽也。 从衣金聲。” 形聲字。其形體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从衣金聲。本義指衣領。到了晉代,人們易金聲爲禁聲, 將其字寫作“襟”以代 “䘳”, 這種寫法後來廣爲流行, 一直保留到楷書。在楷書階段中,人們又改从“今”聲,造出一個 “衿”字與之同用,後來人們將這兩個異體字分工,以 “衿”專門表示衣領,以 “襟”專門表示衣襟,遂分化爲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