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一]石刻文字
释义

[一]石刻文字

1. 石鼓文
石鼓文 (图2—44),先秦刻石文字。石作鼓形,共十鼓,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 “猎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诗歌之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年)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年)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 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 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刻; 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刻; 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戴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 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刻,详见 《石鼓年代考》 。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465字,明代范氏 《天一阁》藏宋拓本仅462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石鼓文的书法自古就备受推崇。唐初 “虞、褚、欧阳共称古妙” (引自 《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 《书断》 云: “ 《石鼓文》 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谓: “ 《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 《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 “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


图2—44 石鼓文拓片


2. 诅楚文
诅楚文 (图2—45) ,是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 (前312年) 的秦国石刻文字。共三件,皆发现于宋代,以所祀神名命名。一为巫咸,有226字; 一为大沈厥湫,有318字; 一为亚驼,有325字。三刻石内容基本相同,是秦王因楚伐秦,向三位神诅咒楚王,祈求他们克制楚兵,恢复秦边城的文辞,故后世称为诅楚文。其文字与石鼓文和籀文基本一致,是战国中后期的秦国文字。原文和拓本早已不存,只有后人拼凑的翻刻本,现存有宋人所刻的绛帖本、汝帖本和元至正中吴刊本,前二者无亚驼,后者三石俱全,各自成文。


图2—45 诅楚文


3. 《说文解字》和 “三体石经”中的古文
《说文解字》 中的古文,因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尚难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说文解字·叙》云: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意思是全书以小篆为正字,凡古文、籀文与小篆异者,则于篆文重出古文、籀文别体,并加以注明; 而古文、籀文与小篆同者或篆文有而古文、籀文无者,则不复识别,这是通例。其变例是先出古文、籀文作正字,下别出篆文重文。故 《说文解字》 中的古文,应当包括在重文与正字之中。其重文中可确定的古文字数为429个,异体字53字,共482字。其正文中可确定的古文仅有数个。这两项加上据《说文解字》说解及《玉篇》、《汉简》等字书所引可补出的二十余字,共510个左右,而许慎所见古文应当决不止于此数。
《说文解字》 中的古文,主要来源于壁中书。汉景帝时,居于曲阜的鲁恭王拆毁孔子家的旧宅,在夹壁中得古书 《尚书》、《论语》、《礼记》和《孝经》等数十篇,武帝时孔安国后人献之于朝廷。壁中书,当是秦始皇焚书时,孔子后人所藏。
《说文解字》 中的古文,原貌今已不可知。莫友芝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所见古文,笔势均作悬针体,与篆体几乎无别,而与大徐本里的古文笔势作丰中锐末或丰上锐下之状不同。这表明 《说文解字》的古文屡经传抄,字体已发生一些变异,有失战国古文风格之处。
三体石经,也称正始石经、魏石经。是三国魏正始二年 (241年)刊立,共35石,刻有《尚书》 、《春秋》和《左传》 (仅到恒公),每经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对照,总共约有14万7千多字。石碑原在洛阳汉魏故城朱家圪垱龙虎滩一带,已毁。宋代以来常有残石出土,共得字3047字,其中古文1033字,初加整理,淘汰重复,得古文单字440字。(见图2—46)


图2—46 三体石经


现所见三体石经中古文,同于 《说文解字》 中古文者有70个,约占总数的16%; 同于《说文解字》 中篆文者155个,约占总数的35%; 同于甲骨文和金文者87个,约占总数的20%; 同于六国古文者56个,约占总数的13%; 形体讹别不知所从者65个,约占总数15%。这说明 《说文解字》 中古文远非古文的全部,石经中古文与之是同一系统的文字,都导源于商周而通行于战国时代。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