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ū)
“.jpg) 盧,饭器,以柳为之。象形。凡 之属皆从 。.jpg) 或从竹,去声。”(去鱼切)
在古文字中不是独立字形,只作合体字中的表意部件。“盧”在皿部,训为“饭器”,“ 盧”当为同义联合式合成词。段玉裁注:“单呼曰盧,累呼曰 盧也。”《方言》第十三作“.jpg) ”[1]。徐灏《注笺》:“ 即去字,与匚作方同例。北人读曲如去,与 音去鱼切,只轻重之殊。凡器曲而受物谓之曲,故蚕簿名曲,而饭器名 也。此与二篇凵字异,篆体上敛下侈者,以别于口犯切之凵耳,非字义所存也。” 的或体作 ,为后起的增加偏旁字。杨树达《释凵 》认为《二上·凵部》之“凵”的“张口”之训当属此“ ”。“去”声之字多含开张之义。他说:“今谓凵即坎,为凶臼二字所从,张口之训,当属之 ,为呿祛胠义训所本,斯文字形义,古书训诂,各得其所矣。”[2]
部没有属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