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敏梅 唱向母仪的赞歌
释义

敏梅 唱向母仪的赞歌

(甲)


如果说“某”是偏于肯定“梅”的生物作用的话,那么“梅”就是着力彰显它的精神作用。如果说“敏”是对女性、母亲、母仪的形式的赞赏的话,那么 “梅” 就是对女性、母亲、母仪那种潜在的、满蕴的美好风格和精神的极力颂扬。
敏、梅都是用以歌颂女性的造字。
敏、梅,唱向母仪的赞歌。

每,是人。
每,是女人。
每,是特殊的女人。
每,是母仪天下的女人。
每,至少在殷商时代就已经被拟人化了,充当着尊贵的角色被人加以尊贵。
造字者不仅赋予“每” 以人与人格力量的意义,而且赋予了“每”以女性、母亲、母性与母仪的涵义。“每”不仅具有人的人本意念,而且还具有人本精神的内涵,这些意念与精神无不渗透和体现在由“每”所组构的汉字及其字意里,诸如诲、侮、悔、晦、海、莓、霉、酶、痗、敏、梅等。


敏与梅的根字都是“每”,同以“磨m”为声母,因此同声同源而且意域接近。敏与梅都是以“每”为拟人造出的带有诗意般的汉字。
甲骨文❶的 “敏”,从每从又(手),每亦声,为形声兼会意字。“敏” 是给 “每” 增加了一只右手,“又”为动词,其标意有二: 一是给予 “每” 以动感状态,二是给“每”增加动作的动力。其寓意为动作利落。正因为增加了 “又”,才将 “每” 的原本为代词、副词、助词、连词变成了 “敏”的形容词。甲骨文
❷的“每”,将一只右手变成一只左手,其标意不变。“敏”,殷墟卜辞用作先王的母妣,“之丁示壬敏妣庚叀□”根据与“辛丑卜,王三月之示壬女妣庚豕不用” 两卜辞对照 “示壬女妣庚” 当为 “示壬敏妣庚”,示壬乃先王之母妣庚的指称。
金文❶的 “敏”,与甲骨文❶构形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给“女”的胸部左右增加了两个宛如乳房形状的点,其标意不变。金文
❷的 “敏”,将一只右手挪于左边,其标意不变。小篆的 “敏”,将 “每” 头上象征遮荫的 “麥” 省形冠戴换作 “屮”,将一只右手讹作“攴”(攴具击打之意,在这里与字意不相吻合)。楷书是隶变的结果。
敏的本意是形容母性、母亲、母仪动作利落灵便,后泛指对他人的赞美,《诗经·小雅·甫田》: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论语·学而》: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里仁》: “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从本意引申的有:
(1)聪慧。《论语·颜渊》: “回(指颜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勤勉。《礼记·中庸》: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3)勉励。《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聪明。《孟子·梁惠王上》: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杜甫也有“敏捷诗千首,飘雪酒一杯”的诗句(《不见》)。
(5)才能。《国语·齐》: “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6)大拇指。大拇指是国人赞扬对方特有的体位动作。
(7)用 “敏”还组成了许多双音词:敏行,指勉于修身。敏求,是勉力以求学。敏疾,就是迅速。敏捷,就是灵活迅速。敏达,聪明通达。敏锐,聪颖而脑子反应快。敏达,聪明多智等。《说文》: “敏,疾也。” 说的就是敏的本意。
从敏所组构的汉字有两个,一个是繁殖的“繁”,一个是鳘鱼的 “鳘”。这两个字大抵都是与高速繁衍生殖子息有关。
梅,甲骨文未见,金文时的 “梅”,是树(木)上结着一枚甜美(甘)的果(“某” 的本字),为象形字。梅,木本植物,矮乔木,早春开花,色有红、白两种,白者初开时微带绿色,叫绿萼梅。花红者叫红梅。开花后生叶。花分五瓣,香气浓郁,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 熟者黄色叫黄梅。古代用之作调味品。
梅,一是指梅树,王维《杂诗》之二: “来日依窗前,寒梅著花未?” 二是指果实,《诗经·召南·摽有梅》: “摽(音标)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音既,盛的意思)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诗中这位女主人是以梅的果实作为价值自比,切望求婚者及时而来,不要辜负青春。青梅竹马,是指小儿女嬉戏那天真烂漫的情状,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三国演义》中有出戏叫 “青梅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是古代人们煮酒的一种方法,苏轼有诗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赠岭上梅》)宋代鲍照《东门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望梅止渴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这些说的都是梅的果实。三是指梅花,古往今来,望梅成诗者不少,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再用前韵》: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指的梅花。古代还有以梅花作为使者寄情,来增进友谊。南朝宋陆凯与范晔交情深笃,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至长安,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小篆的 “梅”,从木从每,每亦声,为形声兼会意字。楷书的 “梅”,是隶变的结果。如果说 “某” 是偏于肯定 “梅” 的生物作用的话,那么 “梅” 就是着力彰显它的精神作用。如果说 “敏” 是对女性、母亲、母仪的行为的赞赏的话,那么 “梅” 就是对女性、母亲、母仪那种潜在的、满蕴的美好风格和精神的极力颂扬。《说文》: “梅,枏(即楠)也。可食。从木,每声。” 其实,枏是楠的异体,楠为常青乔木,不能食,许慎显然解释有误。
花是自然界献给人类的极品,它代表着美丽,尤其是梅花,它不仅代表着美丽,还饱蕴、代表和体现一种民族的精神。梅,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屈,迎着冰雪为人类带来早春的气息,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
梅花,具有一种香飘四溢的、醉人的浓郁气味,唐《文苑英华》录有“曲江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娇”的诗句。
红梅花具有嫣红的色声,是人们目光不易也不舍离开的焦点,歌剧《红梅赞》就是以一树红梅为象征,歌颂像江竹筠这样的一代母仪天下的女性。
最使人敬佩的还是梅的凌雪傲霜。她在万物凋零的冰封雪飘中,依然傲骨挺拔,春花绽开。历代吟梅咏梅,歌梅赞梅,尊梅敬梅,习梅仿梅的文学佳作估计不会很少,而能以形成显著对比的迄今仅为两作。它就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咏梅》与现代革命家毛泽东的《咏梅》。毛泽东的《咏梅》将梅的风格、梅的气度、梅的精神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一反陆游的悲凉情调,表现了 “梅”是坚强的,崇高的,乐观的,永生的。可见政治家毛泽东给予 “梅” 的寄情是多么的厚重。
敏、梅都是用以歌颂女性的造字。
敏、梅,唱向女性的赞歌。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