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汉字阶段现代汉字指20世纪初叶新文化运动以来到当代记录现代汉语的通行用字。[1]如果从字体形态特征来看,这个阶段使用的依然是楷书字体,应该隶属于近代文字(或隶楷)阶段,尚不足以作为汉字形体的一个发展阶段。尽管如此,由于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文言文”退出历史舞台,“白话文”地位得到确立,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现代汉字作为现代汉语书写符号系统,确实相比于近代汉字又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汉字的职能因记录对象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汉字在古文字阶段主要是记录上古汉语,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汉字记录的就是一个词,字与词是完全的对应关系。发展到近代文字阶段之后,虽然汉字形体上与古文字有了巨大区别,但由于汉语书面语的主流脱离了实际语言的发展,汉字记录的依然是模仿、传承上古汉语的文言文,近代汉字的主要职能和特点与古文字阶段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白话文地位确立以后,汉语书面语的主流成为普通话,普通话与汉语实际口语相一致,双音节词语成为汉语词汇的主体,因此,现代汉字所记录的对象也由记词为主变为以记录词素为主。文字职能的变化对文字体系发展阶段的划分自然是一个重要依据。 二是对汉字的功能和历史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在古人看来,文字作为“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凭借,“本立而道生”,文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汉代儒家学说经典化的完成和隋唐以后长期推行的科举制度,汉字的神圣地位不断地被强化,而且这种地位从来就没有被怀疑和动摇过。晚清以来,中国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和教育也开始影响这个长期闭关自守的古老帝国。一些忧国忧民之士受当时情势影响,提出“师夷制夷”等主张,呼吁开展教育制度和语文的革新,开展了文字改革的各种尝试,如卢戆章的“切音新字”(1892)、王照的“官话字母”(1900)、劳乃宣的“合声简字”(1905)等。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下,掀起了一场关于汉字存废和前途问题的大辩论,“汉字革命”是文学革命的中心议题之一,“废除汉字”、实行“拼音文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声音。新文化运动对汉字的否定和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以来它所具有的神圣地位,还原了它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基本职能,汉字的应用和普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三是汉字拼音化尝试的失败与《汉语拼音方案》的诞生。在新文化运动发起者的阵营里,大多数人都赞成废弃汉字而改用拼音文字,曾出现了“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颇有影响的拼音文字改革方案。但是,以废除汉字为目标的拼音文字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这可以说是新中国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对现代汉字的教学、国际推广和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是研制并推行《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成为法定通用文字。汉字简化贯穿于汉字形体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许多简化现象。近代汉字发展成熟之后,对汉字的规范不断加强,汉字形体发展趋向稳定。但是,汉字的简化并没有完全停滞,在日常使用领域出现的许多俗体字其实就是简化字。对于俗字中的简体,历代都采取规范和抑制的语文政策,只是在坊间刻书和民间日用场所简体俗字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新文化运动中,作为汉字改革的过渡方案,一些学者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推行简体字的主张。1935年8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新中国继续推进汉字简化工作,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公布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既是对新文化运动整理研制“简体字”这份珍贵遗产的继承,更是新中国语言文字改革的一项重大成就。作为国家法定通用文字的推行,简化字深刻影响了社会语言文字生活、教育普及、文化传承、科技发展和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这些变化,使现代汉字系统相应出现了许多与近代汉字不同的新的变化和情况。首先,汉字体系出现了“繁简二元并存”使用的局面。一方面简化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广泛通行,另一方面繁体字在港澳台等地区依然使用,大陆在古籍整理出版和其他一些领域也同样可以用繁体。这种“繁简二元并存”的局面,不仅使汉字系统内部出现分歧,也影响到国家语文政策和文化教育等不同方面。其次,现代汉字职能的调整对汉字系统内部关系、汉字与汉语关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汉字的用字习惯、形音关系、形义关系等因而也发生许多新的变化。第三,在信息化背景下,现代汉字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和分级分类等各类规范标准的研制不断得到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必然深刻影响现代汉字系统的发展。 作为历史汉字的延续和发展,上述种种情况表明,现代汉字阶段的划分是必要的。目前,现代汉字还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关于汉字当前和未来的意见还远没有达成共识,现代汉字如何面对它深邃而悠久的历史,又如何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把握机遇走向未来,让关心汉字前途和命运的国人充满着担心和疑虑,也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