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5671,殷
丁巳卜, □, 貞犬……[□]……自犬……

甲骨文合集489,殷
貞……午𢓊……羌……大……

甲骨文合集1012,殷
翌庚子酒……伐……

甲骨文合集4064,殷
□午卜, 𡧊, 貞翌丁未來祭于□用……用。

甲骨文合集6536,殷
, 貞王, 迺乎[方]。

甲骨文合集16061,殷
甲申[卜], 爭, 貞……勿用望……

甲骨文合集26015,殷
己未[卜],□,[貞]翌丁……其……㞢……示……

甲骨文合集31821,殷
…………

甲骨文合集32164,殷
□辰, 貞咸奏于又[伐]……

小臣鼎,殷周金文集成2678,西周中期
唯十月。 事于曾白(伯)于成周。

曾侯簠,殷周金文集成4598,西周晚期
曾𥎦(侯)乍(作)弔(叔)(姬)邛()𧷽(媵)器䵼彝。

曾伯簠, 殷周金文集成4631,春秋早期
曾白(伯)悊(哲)聖元武。

曾仲斿父簠,殷周金文集成4673,春秋早期
曾中(仲)斿父自乍(作)寶甫(簠)。

曾侯乙鼎,殷周金文集成4488,春秋晚期
曾子之行(䀇)。

曾子原魯簠,殷周金文集成4573,春秋
曾子邍(原)魯爲孟姬()(鑄)𧷽(媵)(䀇)。

中山王方壺, 殷周金文集成9735,戰國晚期
(故)邦𨑑(亡)身死。 曾亡鼠(一)夫之(救)。

曾姬無卹壺,殷周金文集成9710,戰國
聖𧻚之夫人曾姬無卹。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李頌1背,戰國
𡄹(亂)木曾枳(枝), 寖(毁)丨可(兮)。

居延新簡EPT59.238,西漢
□自拘囚不忍曾而及紆等其除曾國。

漢印文字徵
任曾。

漢印文字徵


王基斷碑,三國魏
曾不憗遺。

徐君妻管洛墓誌陽,晉
其謙讓之節,柔順之行,曾無片言違慢之失。

胡明相墓誌,北魏
聖朝散騎常侍征虜將軍使持節豫州刺史誕之曾孫。
按: 此 “曾”將本象箅形的“田”部件作了很大改變,隋唐以下該部件内部多寫作“”,與此是一脈相承的。

寇臻墓誌,北魏
晉武公令之曾孫,皇魏秦州刺史馮翊哀公之孫。

穆纂墓誌,北魏
曾祖壽,乃作司徒,而五品剋遜。

檀賓墓誌,北魏
曾祖嶷,以風高獨遠,晉中書侍郎、瑯瑘太守。

元彦墓誌,北魏
恭宗景穆皇帝之曾孫,侍中樂陵之孫,鎮北將軍、樂陵密王之世子。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重華曾閔,萊子樂春。時多美跡,世有芳塵。

竇泰墓誌,北齊
曾不憖遺, 奄焉莫及。

張軻墓誌,隋
君濟猛以寬, 鎮澆以檏, 曾不朞月,頓改前弊。

石臺孝經,唐
曾子。
《説文》: “曾, 詞之舒也。 从八从曰, 𡆧聲。 ”
一般認爲,“曾”爲“甑”之初文,一種蒸煮用的炊具。從甲骨文看,下部象甑中之箅,上部爲熱氣。至西周金文,又在下面增“口”形。春秋戰國時期的通行寫法是在 “口”形中再加一横畫(飾筆),略近於 “甘”,此爲隸楷階段下部作“日”或“曰” 的源頭。 “曾”可作國名, 如曾侯。 也作副詞, 如中山王方壺“曾亡鼠(一)夫之(救)”。 北魏時期的石刻中, 某些 “曾”的變體值得注意, 如寇臻墓誌、穆纂墓誌。
許慎對“曾”字形體的分析不可從,而其釋義 “詞之舒也” (表達語氣),也不是“曾”字本義,應屬假借義。

曾,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朱芳圃以爲是 “甑” 的初文,其物相當於今之蒸鍋。本是象形,後加區别符號 “口”。卜辭或用作氏族名、地名。銘文或用作方國名、地名。又或用作副詞,或通 “增”。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

★常◎常


象形,甲骨文象上有蒸气溢出的竹箅形,金文、小篆字形增繁,隶定为“曾”。本义读zēnɡ,蒸熟食物的器具(是“甑”的本字),假借为中间相隔两代的(亲属关系)、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增加(与“增”同)、姓等;又读cénɡ,假借为副词,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相当于“曾经”。
【辨析】
❶以“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e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zēnɡ:增、憎、缯、罾∣zènɡ:赠、甑∣cēnɡ:噌∣cènɡ:蹭∣sēnɡ:僧。
❷曾(cénɡ)/尝 这两个字在曾经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古代多用“尝”,少用“曾”。

zēng,céng

(甲) (篆)
象形字,像古代蒸饭的陶器,“甑”本字。作意符生成的字有“会”(會)。古音与“重”同,可通。孙之子,古曰“曾(céng)孙”,今曰“重(chóng)孙”,其义一也。“层楼”的“层”也与“重”义相关。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eng
阴平:增(增加)
憎(憎恨)
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罾(一种捕鱼的工具)
去声:赠(赠送)
甑(古代炊具,“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陆游《杂题六首》)
ceng
阴平:噌(象声词,“噌吰如钟鼓不绝。”——苏轼《石钟山记》)
阳平:層(简化为“层”,层出不穷)
嶒(崚嶒,形容山高的样子)
去声:蹭(蹭蹬)
sēng
僧(梵文“僧伽”之省称,僧侣)

(zēng)

詞之舒也。从八,从曰,𡆧聲。𡆧音聰。
【按】詞之舒,舒緩的語氣詞。

18.趣談“曾”字

曾,如果認爲“曾”是“甑”本字,那它的古文字就非常象形,而且是一個正在燒煮的甑鍋,上面還冒著熱氣,中間有箅子與下面的水隔開。所以“曾”字迄今仍保留了“隔層、隔代”的意思。這就是漢字的魅力。


甲骨文;金文;céng,zēng

[獨體象形。像甑鍋。(《説文》:“曾,詞之舒也。從八,從日。聲。”不確。曾,“甑”本字。曾是古代的瓦制“蒸鍋”,底上有許多透氣孔,放在“鬲”上加熱。或無底,用箅子與鬲隔開。上面的“八”,有人認爲是“蓋”,有人則認爲像“蒸汽”上冒。“曾〈甑〉”不單用,總是架於“鬲”上,所以凡“從曾”之字有“增加”“層疊”之意,又有“隔層”之意,用以指相隔兩代的“祖孫”〈曾(zēng)祖,曾孫〉。因聲借爲“曾(céng)經”〈像似已經蒸過〉,另造“甑”字。姓。)]
[唐] 李白《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還有個曾孫,叫作卜兌,只有八歲,代人家放牛去了。”

*tsə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四聲。(二篇上)
甑或層之字原,為多層之蒸鍋。或作下有竈,竈旁有人。

(12画)

【提示】上面是一侧点、一撇, 旧字形是。 曰, 中间的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céng

12画 日部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似~相识|~经沧海难为水。
 另见zēng(503页)。


*zēng

12画 日部 
(1) 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重(chóng): ~孙|~祖父。
(2) 〈书〉同“增”: ~益其所不能。
(3) 姓。
 另见céng(38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