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目
1 称道;标榜。
《三国志・魏志・王粲等传论》:「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 宋 沈作哲《寓简》卷三:「三君、八俊之流,造爲语言,以相名目。」 2 名声。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摺:「父亲阿你坏风俗,枉了你清廉名目。」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但是出身低微的,贾公又怕辱莫了石知县,不肯俯就;但是略有些名目的,那个肯要百姓人家的养娘爲妇。」 清 黄景仁《游九华山放歌》:「谁知举笔点窜间,已使名山擅名目。」 3 名称;名义。
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不知五经之名目,而享儒官之禄。」 唐 孙鲂《题金山寺》诗:「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 宋 司马光《乞罢免役钱依旧差役札子》:「窃虑聚敛之臣,犹依傍役钱,别作名目,隐藏宽剩,使幽远之人,不被圣泽。」 明 王九思《端正好・春游》套曲:「做一个赏春名目,更有那几般儿品馔非俗。」 郁达夫《空虚》:「统一、裁兵、废督,名目是好得很呀!」 4 姓名。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布衣入馆》:「朕於一时人才,苟得其名目,稍有自见,往往至于屡试,而治不加进,于是从而求所未试者,至於岩穴之士,庶几有称意焉。」 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摺:「撞见一个倚势的官人,说葛彪便是他名目。」 5 命名。
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闲居……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陶语名目之。」原注:「一无『目』字。」 6 结果;成就。
茅盾《子夜》五:「依我看来,仿佛还是学诗将来会成点名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