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梁武帝 |
释义 | 梁武帝梁武帝〈异趣帖〉 (梁·大明八年——太清三年 464~549) 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一帶)人。姓蕭 氏,名衍,字椒達,小字練兒。與南齊同族,初仕齊,為雍州刺史,都督軍事,鎮襄陽。其兄懿有功,為嬖臣茹法真等讒構而死。乃起兵,圍陷建康 (今南京),弑齊主寳卷,追廢為東昏侯,遂篡帝位,都建康,建元天監,為梁始祖。帝孝慈儉,博識能文,篤學,卷不輟手,燭光常至戊夜。凡陰陽、緯候、卜筮、占决、草隸、尺牘、騎射,莫不稱妙。初政重儒立學,設謗木,斷貢獻,甚有可觀。後崇信佛教,三度舍身同泰寺,政務弛緩。太清三年五月,侯景反,攻陷臺城,帝餓死。在位四十八年,謚武,廟號高祖。 帝耽於臨池,精研書學,尤傾二王(羲之、獻之)風尚,敕搜天下“二王”墨迹入内府,天監(502—519)間命朱異、徐僧權、唐懷充、姚懷珍、沈熾文等鑒定,輯為七十八帙七百六十七卷 (見【梁元帝】項)。寵信句容名曲山道人陶弘景,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懿請。書藝亦然,有《梁武帝陶隱居論書往復》傳世 (→見 〈陶弘景〉)。唐張懷瓘 《書斷》曰:“帝好草書,狀貌雖古,但乏於筋骨,無奇姿異態,稍减於齊高 (蕭道成) 矣。”雅好蟲篆,唐韋續 《九品書人論》品其篆、正、行、草 “上下”。有子統 (昭明太子)、綱(簡文帝)、鐸 (元帝)。明人輯有 《梁武帝御製集》。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