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 甲骨文合集22196,殷 亦……殳……
十五年趞曹鼎,殷周金文集成2784,西周中期 史趞(曹)易(賜)弓矢虎盧(櫓)九(厹)(胄)毌殳。
柞伯鼎,文物2006年05期,西周晚期 用昏無殳,廣伐南或(國)。
曾侯越殳,殷周金文集成11567,戰國早期 曾𥎦(侯)𫑛(越)之用殳。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23,戰國至秦 樓椑矢閲,槍閵(藺)環殳。
笱景墓誌,北魏 聲華鞭板,績茂戈殳。 《説文》:“殳,以杸殊人也。《禮》: ‘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 从又几聲。” 古文字象手持殳形,許慎據訛變字形解爲形聲字,不確。
殳shū会意字,甲骨文为手持器械。“几”是竹(zhú)片削成的武器,谐“竹”之声,表意兼表声。作为意符表打、椎、杀,生成的字有芟、役、殴、段、毁、聲、殿等。作为声符,是“役”(yi)、“投”、“殻”(空谷切ku)的省略,因而生成的形声字并不读shū与zhū,它们分别是: yi 去声:役(服兵役) 疫(防疫) 毅(毅力) 翳(翳蔽) gu 阴平:毂(毂辘,同“轱辘”) 上声:股(股份) 榖(简化为“谷”) 羖(公羊) hú 觳(觳觫) gòu 彀(弓弩射程所及的范围。“游于羿之彀中。”——《庄子·德充符》) tóu 投(投资) 骰(赌具) 相关链接 1.以“殳”为声符的字大体是三个系列:一是“役”字系,二是“股”或“殼”字系,三是“投”字系。这几个字都是会意字。“役”古从“亻”;(《说文》:“戍边也。”)“殻”,《说文》的解释是:“从上击下也。”其读音有两个,直音为“哭”与“确”,由它产生的形声字,声母在g、k、h间变化,韵母在u与ou间变化。“股”(左边的“月”实为“肉”),亦作“骰”(《集韵》),本指大腿。大腿属身体的一部分,引申为股份。“骨”表声,作声符省去左边。 2.“投”字的右边表示手执兵器,显然是表意。甲骨文,左为“豆”表声,《说文》:“遥击也,从殳,豆声。”后将“豆”省去,再加“扌”,声符缺失了,但读音未变。声符缺失,后世莫辨。“骰”,以“投”为声符。 (投·甲) (投·篆) 3.“设”,会意字,“以言使人也”。(《说文》段注) 4.“没”,“沉也”。(《说文》)属会意字,小篆由氵、回、又(手)合成。“回”表示水的旋涡,讹变为“几”,意思是人落入水中,旋涡中露出一只手。“沉没”用其本义。 殳(shū)从又,𠘧聲。 【按】殳,《説文》:“以杸殊人也。”杸,段玉裁作“杖”,“以杖殊人者,謂以杖隔遠之”。 殳shū4画 殳部 古代一种兵器,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无刃,一端有尖有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