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
1 指古代神话中「两面人」的两个面孔,借指两面人。
晋 郭璞《注<山海经>叙》:「王颀访两面之客,海民获长臂之衣。」 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沃沮 肃慎东北边兮,长臂两面乘赤船兮。」 2 两个不同的或相对的方向。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丹阳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如:我军两面夹攻,敌人腹背受敌。 3 两边;两侧。
唐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 4 反覆无常。
《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尔等与我儿约爲兄弟,今又亲云京,何两面乎?」 《资治通鉴・後晋齐王开运三年》「方简时入契丹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於契丹,请爲乡道以入寇」 元 胡三省注:「边境之上,奸民如此者,不特孙方简,唐人所谓『两面』也。」 5 事物对立的两方面。
如: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两面。 6 正面和反面。
如:这种衣料两面的颜色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