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 涇伯卣,殷周金文集成5226,西周早期 (涇)白(伯)乍(作)寶(尊)彝。 按: “巠”下訛變作“火”。
克鐘,殷周金文集成204,西周晚期 王親令克遹(涇)東至于京𠂤(師)。 按: 地名。
古陶文彙編3.427,戰國 孟常匋里人涇。 按: 从土。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6,戰國 慬(謹)亞(惡)以渫(遏)民涇<淫>。 按: “淫”字之訛誤。“渫(遏)”字從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釋讀劄記》(《古文字論集(二)》 ,考古與文物叢刊第四號,2001年)讀。
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12,戰國 出弋(式)兵革,辠(罪)涇暴□。
漢印文字徵 臨涇令印。
元仙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梁益五州諸軍事。
元爽墓誌,北魏 都督涇岐秦三州諸軍事。
元繼墓誌,北魏 都督雍涇岐華四州諸軍事。
元騰及妻程法珠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涼益五州諸軍事。 按: “巠”上省形。
元均之墓誌,北魏 都督秦雍涇梁益五州諸軍事。 按: “巠”下訛變作“土”。
胡明相墓誌,北魏 昭儀諱明相,安定臨涇人也。
崔頠墓誌,北齊 尚書僕射貞烈公之孫,涇州使君第二子也。 《説文》: “涇,水。出安定涇陽幵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从水巠聲。”
涇泾,金文;篆jīng[氵(意符)+巠(聲符)→涇(《説文》:“涇,水。出安定涇陽幵(jiān)頭山,東南入渭。雝州之川也。從水坙聲。”涇,涇河,源出寧夏,流經黄土高原,挾帶大量泥沙,使河水變混,匯注於渭河,清濁不混,所以有“涇渭分明”之説。渭河若不正本清源,注意環境保護,也會變混,給人看到的將不是千古的涇渭分明,而是“同流合污”。)] [明] 沈德符《野獲編·續編小引》:“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