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 ) 兮熬壺,殷周金文集成9671,西周晚期 兮熬乍(作) (尊)壺。
 包山楚簡·遣策257,戰國
(熬)鷄一𥬹。 按: 从囂聲。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并熬之。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雜禁方9,西漢 以䥐熬。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令 叔□ (熬)可□。 按: 从麥,與《説文》或體同。 《説文》: “熬, 乾煎也。 从火敖聲。 ,𤎅或从麥。” 包山楚簡从囂聲。馬王堆帛書或从麥,與《説文》或體同。
熬★常◎常
形声,从火,敖(áo)声,本义读áo,用火焙干,引申为用文火长时间地煮、忍受等;又读āo,引申为把蔬菜放在水里煮。 *熬āo14画 火部 一种烹调方法,把菜放在水里煮: ~白菜|~萝卜|~豆腐。 另见áo(5页)。
*熬áo14画 火部 (1) 用文火慢慢煮烂: ~粥。 (2) 为提取有用的成分而久煮: ~药|~盐。 (3) 忍受;勉强支持: ~夜|~苦日子。 另见āo(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