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lí/máo)

離、毛二音。“牦”即其俗字。

(máo)

,西南夷长髦牛也。从牛,声。凡犛之属皆从犛。”(莫交切)
犛为形声结构,本来不当立为部首。大概因为所属氂、斄二字皆从犛字得义而立之。段玉裁注:“今四川雅州府清溪县大相岭之外有地名旄牛,产旄牛。而清溪县南抵宁远府,西抵打箭炉。古西南夷之地,皆产牦牛。……按犛切里之,氂切莫交,徐用唐韵不误,而俗本误易之。”张舜徽云:“《尔雅》之犣牛,即许书之犛牛。犛读本为里之切。与犣双声,乃一声之转耳。犣之言鬣也,谓此牛多毛鬣鬣也。”[1]
“犛”为后出的形声字,段玉裁认为音读当为里之切。斄字甲骨文象手持工具打麦之形,故字形从“来”(“麦”的本字)、从又、从攴,来兼声。徐复说:“汉族人以其长毛,又称旄牛,故又读为莫交切。犛为形声字,当以里之切为正读。”[2]尹黎云认为,“斄声与来声相通。来为麦子,多芒。髦牛之多毛与来麦之多芒相似,故犛从得声,却从来得义。”[3]
犛部属字有“氂”和“斄”。“氂”字下云:“犛牛尾也。从犛省,从毛。”“斄”字下云:“强曲毛,可以箸起衣。从犛省,来声。”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3: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