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恢复繁体字没必要也不可能
一直以来,国内外不断有专家呼吁:要求恢复使用 繁体字汉字。这几年还连著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微博上众多公知的声音层出不穷。虽然人们的观点不同但目标都基本相同,都是為了使汉语更好地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更好的传播文化。但是,从普通群众的使用方面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於汉语的推广和发展出发,现在恢復繁体字,不但没必要,也不可能,而且汉字还应再简化。
汉字的工具性决定它宜简不宜繁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工具就要简单灵巧,实用好用,不要繁琐笨重,难学难用。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著汉字。这是汉字和汉字教学发展变化的动力,永远也不会停止。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无可非议,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於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曾呼吁“大家一起来研究汉字的特点、汉字的优势,充分利用它,发挥它的优势,来迎接挑战”。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
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或笔画相加),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的產生从根源和雏形上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採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於史卜之手和达官贵人。文明社会早期隻有宫廷和贵族才有文化,他们祭天祀祖征战讨伐需要巫师神汉算命打卦佔卜扶乩。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復杂,仅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眾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