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西汉简牍的介绍与鉴赏
1978年7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花果山下,因建筑爆破取土,获得西汉简牍数片,经拼对复原,可辨认者有11枚隶书,二枚草书。
花果山,在西汉时称郁洲山,属琅玡郡赣榆县,与东海郎朐县(今连云港市海洲)隔海相望。西汉时期,此地有名书法家严延年的记载。《书小史》称东海下邳人严延年,“雅工史书(隶书),规模赵高,时称其妙。”《汉书·严延年传》亦云其“善史书,……奄忽如神”。1978年花果山出土的简犊,从文中干支纪年来推断,为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可见当时此地的经济文化已相当发达。这批简牍,虽不一定是严延年等名书家的手笔,但它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则实非偶然。
右栏的木牍图例,是连云港出土的13枚简牍中字数最多者,长13厘米,宽5.8厘米,木质,下端残破。其内容是汉代地方乡、县上报四条关于劫取财物杀伤人命的刑事案例记录。这对于研究西汉的地方史颇具价值。
简牍竖书六行,行20一25字不等。字径0.5厘米。其结体已趋横势,寓欹侧于齐正之中,疏朗萧散,间架隽丽拓达。如“宣梁”、“满里”、“俞君”、“母长”等字,笔画安排匀衡,布白停匀,“成”、“未”、“刀”、“衣”诸字,长撇重捺,横画提按清楚,蚕头、雁尾之势分明,转折处尚保留着较多的圆转笔意,既显得隶书特点已基本形成,又显得篆书遗意未尽,古趣盎然。其笔画的深蕴含蓄和利落分明,给人一种灵动自然感觉。通观全篇,其行次排列,虽为不经意之作,但字里行间的照应,上下启承,俯仰顾盼,俨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清心怡神。
连云港西汉简牍的出土,丰富了汉代简牍的风格,为书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