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三国时期《魏石经》上的书法欣赏
《魏石经》立于三国魏废帝曹芳正始二年(241),故名《正始石经》。又因碑文以古文、小篆、隶书(分书)三体蝉联书写,故亦称《三体石经》。一石同时书刻三种书体,仅见于此碑。所刻内容为《尚书》、《春秋》和《左传》(未刊全)。
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讲堂西侧,南北行。碑长267厘米、宽133厘米;广100米。其石数诸书所记,多不一致。行字各分四式,一种上冠以古文,下为双行,左篆右隶,世谓“品字式石经”;一种古文、篆、隶三体直行相承,合一界格,世称“直下式石经”;一种只古、篆二体,别无隶书;一种仅出古文,无篆隶二体。从出土残石来看,大多是三体直下式,间有品字式,后两种较少。
《石经》在晋以后多崩坏残败,迁徙废置,屡经丧乱,没于土中。唐代魏征收集十数段,藏于秘书监。北宋以后时有出土。清光绪末年在洛阳故城中之龙虎滩又有残石出土。1922年12月,洛阳故城南(今郾师县)朱忔垱村(或称朱家古墩)农民朱某取瓜萎根合药,掘地四、五尺,得巨碑半截(一面刻《尚书》,一面刻《春秋》,各30余行,今存西安碑林)及一小块。之后多有出土,前后所出约有2500余字。一时学者争相购求。
《正始石经》上距《熹平石经》只60年左右。《熹平石经》,今文,专正经文。自魏立古文经于学官,字体殊异,故《正始石经》专刻古文(书古文于上,而以篆隶释之),独存字体。《石经》为当时官方正规书体,工整精能。近人王献唐评曰:“《正始》隶书一体,上接《熹平》,下开两晋;篆则修整峭劲,周折合符,与新莽量文,同为汉篆正规,阳冰虽云书出斯相(李斯),不能脱其窠臼也。故以书学而论,盱衡隶体,当以《熹平》称尊,研索篆章,更以《正始》为上,如骖靳並驾,各无轩轾。”(《汉魏石经残字叙》)其中古文笔画丰中锐下或丰上锐下,与两周金文篆书多不相合;同《说文》、《汗简》所收古文大体相近。人们习惯地把先秦时代的手写体形象地叫作“科斗文”,因笔画粗头细尾,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石经》与《侯马盟书》、战国楚帛简书古文字形同构的很多,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石经》篆书使转方折,收笔略尖,结字疏密得宜,姿态天然,与秦篆相雁行。但隶书结体平板,大小划一,笔画机械地重复书写,缺乏变化,纯是魏隶的风规,无太大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