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演变查询 | 字体知识 字体转换网-字体转换器在线转换!

《孝女曹娥碑》上的古书法欣赏与介绍

时间:2015-01-12 08:43 分类:书法作品欣赏 阅读次数:

《孝女曹娥碑》上的古书法欣赏与介绍

  有关孝女曹娥的传说,早在《后汉书·列女传》中就记载。曹娥的父亲被水淹死,曹娥闻讯,在其父被淹处岸边哀思悲泣旬有七日,而后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当时世风崇尚儒教,推行孝道,故树碑立传以表彰孝女曹娥。碑文由汉度尚所撰。

  孝女曹娥的原碑早已佚失,但另有王羲之(或谓晋贤)书写的碑文,曾被刻成法帖。

《孝女曹娥碑》上的古书法欣赏与介绍

  《孝女曹娥碑》墨迹绢本,纵32.4厘米,横53.8厘米。末题“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27行,438字。关于墨迹本的来历,宋高宗赵构认为它是晋无名氏所书,“越州石氏本”认为是晋贤所书,宋朝黄伯思则认为是王羲之晚年之作,元朝陈绎还说是南朝后期人所书,《集古求真》甚至把它断为宋人的伪作。日本中田勇次郎认为,是“南朝人传摹东晋人原作”。(《〈孝女曹娥碑〉墨迹及诸刻本》,载《书法》1981年第4期)众说纷纭,均无确据。今姑从王羲之说,编录于此。

  《孝女曹娥碑》绢本作者虽未能确定,但其书法艺术价值却为历代书法家所重。宋赵构(高宗)评云:“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清玄烨(康熙帝)赞云:“清圆秀劲,众美兼备,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这些评价均有一定道理。

  这幅名作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作品总体表现出了一种沉郁稳实、端庄肃穆的氛围,和崇尚儒学、表彰孝道的文字内容融合一体,恰当地表现了碑文书法致哀颂德、情感深厚的特点。“精”“劲”有之,“圆”“美”有之,但“秀”“丽”之评则有失允当。因为具体书法作品的不同风格特征和情感倾向,只能通过作为艺术符号的书法笔画和结构的不同形式来表现。这幅作品的幅式呈扁方形,分27行,每行20字上下。纵行清晰,有自然弯曲,但仍基本保持垂直;横列虽参差,但天头地脚平整,大体保持水平。故而全幅重心显得宽稳沉厚、均衡匀称。字的大小走向,基本做到首尾一贯,给人以朴实、端严的感觉。

  其次,《曹娥碑》的字大体取横势略呈扁方,带有较浓的、劲健方正的汉魏遗风。但它和钟繇的小楷作品如《宣示表》、《荐季直表》等的汉魏风格又有所不同。一是在钟的作品中,楷书的钩挑、悬针等笔画几无可觅。但《曹娥碑》则较为多见,所谓“永字八法”中的笔画特征在《曹娥碑》中一应俱全,如“永”、“用”等字。就这点而言,玄烨称其“楷法之精”、“众美兼备”是有道理的。二是在钟繇以至二王的小楷中,类似章草笔法的粗重和截角分明的捺画已不复见,而在《曹娥碑》中则较多,如“赴”、“不”、“起”、“家”等字的捺画均是。这确实是耐人思索的现象,因为钟繇、二王的小楷,表现了由隶而楷这一特定阶段的自然变异轨迹,其作品的时代性很明显。而《曹娥碑》作为小楷,则从笔画形态上表现了时间跨度的超前延后特征。也就是说,它既有汉隶、章草那些钟繇以至二王以前的笔态,又有唐楷成熟后的笔态,难怪人们要对它的书写作者及作成时间产生怀疑。

  小楷能够巧妙和谐地因情赋式,把如此众多的笔画形态统一于宽稳、浑古的章法与结体之中,表现出整体的魅力和肃穆端庄的境界,这确是难能可贵的。仔细赏析是作,我们还会感到:在匀衡质朴、肃穆宽厚的总体气氛中,还有方和圆、粗和细的转换所造成的动感节奏,及其表现哀悼的沉郁、伤感的笔调。 

象形文字转换器 | 网络字体转换器 | 真笔字转换器 | 数字大写转换器 | 探索发现古墓纪录片 | 字母大小写转换

Copyright 2012-2015 字体转换网(www.zitizhuanhuan.com)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79432号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