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题记
《牛橛造像记》全称《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题记》。在龙门石窟古阳洞(俗称老君洞)北壁。石高65厘米,宽33厘米,题记七行,行16字,阴文。镌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为龙门造像题记中纪年最早的一块刻石。
此题记书法,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它归入“端正峻整”一类,位在“能品上”。此题记在《龙门二十品》中属工整的一类,书写已趋规范,镌刻亦十分精美,点画的牵丝、顾盼,清晰可见,用笔的提按顿挫,了然分明。过去有人将魏体用笔的方饬,全归石匠的刀刻所致。持这种看法的人,如果仔细看这块题记,便可排除一些偏颇之见。一是该题记方饬的用笔,已采用侧锋顿笔,如:“像”、“造”等字的撇画起笔,刻出了欲左先右的运笔轨迹;二是转折都是两折笔,先折向右,然后再左折,刻工逼真地刻出这些书写特征。从这些方面的镌刻情况,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出,此品的确比较真实地表现了书迹。当然,魏体的笔笔方饬,不排除有镌刻的因素,但总的来说,这种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审美的一种主要倾向,是那个时代的用笔特征。
《牛橛造像记》的书法特点,康有为认为“体方笔厚,画平竖直”。但仔细观察,仍略取斜势,横画都左重右轻,左低右高,使结构平正而不板滞,险峻而多跌宕。用笔更具特色,起笔虽方饬而不显霸气,反给人一种清俊如孩童般稚气的印象,使你感受到一种天真的朴素美。同时,横画中截都微微上弯,竖画中截的两边向外带有弧度,使线条富有弹性。这样,方折坚挺的横竖与柔畅舒展的撇捺相间,方饬外露的起笔与具有柔韧潜势的中画配合,构成了魏体用笔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