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下碑)上的书法介绍与欣赏
郑文公碑(下碑)上的书法介绍与欣赏
此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碑”字之后有“草”字,略小而偏,似后加)。题名为碑,实为摩崖刻石。同一内容有二刻石,一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上碑);一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下碑)。人们所称道的《郑文公碑》皆指下碑。上下两碑俱刻于魏永平四年(511)。下碑崖石高三米,宽四米有余,正书,51行,行29字,全文1236字,刻在一块金字塔形的天然崖壁上,石质为肉红色花岗岩。崖壁自29行光州之“光”字上起,向左下斜行至36行寝疾之“寝”字止,乃直行向下,有一条白石英密集的石筋,犹如星体密集的银河,不能奏刀,书刻者和拓工均有意避开,所以中间露出一条斜线白纸,将墨拓分成两块,看起来都好像中间有巨大裂痕。由于石质坚硬,故字迹保存完好。现已就崖石间建“郑文公碑亭”加以保护。
碑文的内容是郑道昭为了显示其父郑羲的“德政”,使之流芳于世,相约父辈同僚述其父一生的“崇高德行”,镌刻于道昭任所之山崖。北魏永平四年,先在光州辖治的平度县天柱山之阳,刊刻《郑文公碑》摩岸正书,20行,行50字。后在光州治所掖县云峰山之阴见到佳石,复再刻碑,额题“荧阳郑文公之碑”正书七个大字;碑末云:“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四十里天柱山之阳,此下碑也,以石好故于此刊之。”上下碑文字大体相同。
史称郑道昭“少而好学,博览群言,……博学经书,才冠秘颖。”永平三年(510)出任光州刺史,平东将军。至延昌二年(513)又任青州刺史,至熙平元年(516)任满还京。他在光、青二州前后七年,刻石甚多。旧称《云峰山四十二种》。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云峰刻石调查情况介绍》说:“云峰刻石共七十四处,其中北朝刻石四十二处(包括已佚的《洛京道士》及不在原地的《百封山诗》)。”
《郑文公碑》(下碑)书法艺术为郑道昭云峰山题刻的代表。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更把云峰山42种列于“妙品上”,并称:《云峰山石刻》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称《郑文》、《张猛龙》“为隶楷之极则”。今人刘海粟《读郑道昭碑刻五记》说:“祝嘉称:‘郑道昭为北方书圣,与南方的王羲之並列’,可谓大胆而有见地。下碑摩崖,体兼众美,可以说是集魏碑之大成。”他还以“雄健、浑穆、奇逸、瘦劲、秀丽、肥捷”列表与各家比较,是有深度理解的。
探讨《云峰山刻石》书法艺术,还应考虑石质与刻石的关系。郑道昭题刻云峰四山摩崖,除百峰山为石灰岩外,其余都是花岗岩。花岗岩为石英、长石、云母、黄玉等粒状石理结晶而成(硬度七),只能用錾凿,凿刻边线自然崩裂。加以摩崖石面粗等原因,愈觉笔线雄浑。尤以下碑刻工精美,结合书写端庄结体雍容、骨法洞达诸要素,构成了血肉丰满,逸气纵横等内含美。誉为楷书极则,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