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杨秀所撰《董美人墓志》上的书法欣赏介绍
蜀王杨秀所撰《董美人墓志》上的书法欣赏介绍
《董美人墓志》,刻于隋开皇十七年(597),书者不详,铭文是蜀王杨秀所撰。该碑于清嘉庆末、道光初(1820年前后),在陕西兴平县出土。楷书21行,每行23字,字径约2.3厘米。原碑于咸丰三年(1853)被毁于兵燹。该碑书法端正挺拔,清妍明快。用笔明显地继承了北魏碑从隶书而来的特点,多用方笔,其中虽亦不乏以圆笔来表现娟美、媚健的地方,但总体上表现为风格峻整、方严肃括,以方笔为主,尤其表现在转弯折角等处。此外,在横画的处理上,也还保留着北碑外拓折笔的痕迹,如“河”、“仁”等字的横画,“恤”、“也”、“史”等字的转折,“美”、“人”、“父”、等字的波捺。在运笔上,书写者强调腕力,碑中的“浮鹅钩”、“斜钩”、“横竖钩”,以及“长撇”、“钩趯”的转折有致、力达端末的效果,光用指力是绝对做不到的。这也和隋代书法强调“八法”用笔,注重“运笔之力在于腕”的严谨创作方法有关。在结体上,《董美人墓志》属于“斜画紧结”的类型,横与横之间稍紧凑,且略取斜势,右边微高,而竖画之间的距离则又稍疏,使每个字的形态略显扁一方。
“自唐为界,唐以前之书密,唐以后之书疏;唐以前之书茂,唐以后之书凋……”(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董》碑也和其他唐以前碑帖一样,有其“密”、“茂”的特点。但此志毕竟与北碑不同,是善于取长补短,着力于创造的。譬如说,它在处理结体的笔画之间,就打破了北碑密集绵紧的框框,而是疏密参差,错落有致,左右结构往往处理得一面紧,一面疏。对于笔画少的偏旁,不刻意加粗加重点画来达到结字上的平衡,而是让其疏者更疏,密者更密,通过空间上的占位布置来达到结体上的和谐协调,如“汴”、“仁”、“浚”等字就是较有代表的,这说明此碑注重章法上分间布白、知白守黑的原则,当密则密,当虚则虚,以实显虚,以虚衬实,从而表现了章法上疏密得当、揖让有致的节奏美,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另外此志还很讲究书法的力感和动感。前者主要表现在中锋运笔的厚度和立体感,以及有些笔画如“努画”、“案头横”、“弯头竖”等都呈现出中间微凹、两头开张的弓形,富有弹力感;后者则表现在点如“眉目”,横竖如“体骨”,撇捺如“手足”的形断意连、笔势飞动上,有些点画如冰旁点、“心点”等,甚至象行书一样出现了牵掣,使人感到一种灵转之动势。在章法上,此志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留空衡匀。由于此碑字形扁方,使纵列字距之间的空隔稍宽,行距较紧,极有隶书章法的左右分张、联翩飞扬的生动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