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演变查询 | 字体知识 | 汉字字源 | 书法字典 | 签名设计 字体转换网-字体转换器在线转换!

张旭的狂草著名法帖《肚痛帖》书法欣赏介绍

时间:2015-04-24 08:02 分类:书法作品欣赏

张旭的狂草著名法帖《肚痛帖》书法欣赏介绍

  张旭,字伯高,唐开元、天宝间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一作左率府长史),故世人又称张长史。平生嗜酒,性放荡不羁,往往于醉后呼叫狂走,乘兴挥毫,或竟以头发濡墨作大字,故世人又呼为“张颠”。

  张旭书法自谓从其舅父陆彦远(陆柬之之子)处得二王笔法,又云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笔意,闻鼓吹而得其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其书名重于当时,对后世影响也很大。草书成就尤高,故有“草圣”之称。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云:“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又谓:“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宋朱长文《续书断》列其书为神品。宋苏轼《东坡题跋》谓:“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诗人杜甫等人皆曾作诗颂其草书,时人把李白诗歌、裴旻剑舞与张旭草书称为世之三绝。

张旭的狂草著名法帖《肚痛帖》书法欣赏介绍

  《肚痛帖》为单刻帖,共六行30字。因首行有“肚痛”二字,故以名帖。本帖为狂草著名法帖之一,历代评价甚高。明王世贞谓张长史《肚痛帖》“出神入鬼,惝恍不可测”。从笔法上看,全帖以中锋为主,间用侧锋,以圆笔使转为主,间以方笔顿折。如第一行“忽”字上部为转,下“肚”字左旁的勾为折,“可”为转笔,下“堪”字末笔为折等。通帖线条筋力弥满,并间用了大量回环圆弧形线条,给人活泼飞动的美感。

  在布局上,书者也是别具匠心的,字与字间运用了稳与活、粗与细、大与小、润与枯等多种对比形式,如首行第一、二、三字较为沉稳,余字则较飞动。第二行“冷”字较稳,余字飞动。第三行至帖末飞动迅捷则相当明显。又如第一行起首两字的粗笔,第四行“冷”字和末行“非冷”二字的粗笔,与其它字的细笔反差很大。字的大小穿插也较为奇谲,末行非冷”二字约为第一行“可”字字径的十几倍。此外,首行较润,末两行较枯。

  通过上述的笔墨创造,帖上出现了张弛快慢的节奏变化,首行字偏稳且有断续,节奏偏慢;第二行则渐快;第三行则更快,通行流转飞动,竟以一笔写成;第四行“冷”、“益”二字间以顿笔,未二行又转为快速恣纵,如急风骤雨。全帖仿佛是一首无声的音乐旋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旭与怀素同为唐代两位草书大家,两者的区别在于张旭笔画偏肥,怀素笔画偏瘦,在飞速流动的草书中肥较瘦更难,正如宋黄山谷所云:“怀素草工瘦而长史草书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得也。”

  此外,本帖文字内容也较特殊。从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命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来看,这完全是一则医案,其科学价值何在,是可以从另一角度加以探讨的。 

象形文字转换器 | 网络字体转换器 | 真笔字转换器 | 数字大写转换器 | 探索发现古墓纪录片 | 字母大小写转换

字体转换网提供的字体转换器包含非主流字体转换器、繁体字转换器、火星文转换器、个性字体转换器、艺术字体转换器以及甲骨文、大篆、小篆字体转换器等多种文字在线转换器。

Copyright © 2004-2023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