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蒙诏帖》书法作品欣赏介绍
柳公权的《蒙诏帖》书法作品欣赏介绍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初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在唐长庆元年(821)44岁时,写下了闻名后世的行草杰作《蒙诏帖》。该帖为白麻纸墨迹本,高26.88厘米,宽57.6厘米,全文共七行,仅“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27字。又因帖中写有“翰林”字样,故此帖亦称《翰林帖》。帖中盖有“绍兴”、“韩世能印”、“齐郡张坤士行”、“冯氏鹿庵珍藏图籍印”等鉴藏印,曾经宋绍兴内府、元乔庚成、明韩世能、清冯铨、安歧、清内府等收藏。
《蒙诏帖》气势超迈,意态雄健。帖文起始“公权蒙”三字单立一行,用笔雄健方饰,刚劲有力,融合了北魏风格;然而书家在方拓之中又参进了圆转,因而拙中见媚,刚柔辉映。后面数行书家真情勃发,故用笔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无论提按顿挫,转折方圆,粗细错落,其笔势都仿佛高崖落瀑,滚滚不尽。更值得留意的是此帖越写到后面,神韵越显,笔势越来越劲健流畅,枯湿相间富有变化,章法上也越来越密集合拢,有几处甚至出现了左右穿插,纵横无列的格局,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游丝”更多,似是汹涌澎湃的钱江大潮,一潮紧推一潮,气韵极为动人。我们知道这种气脉畅达的表现,正是符合行草书创作贵流而畅”的艺术要旨的。但此帖亦有不足之处,有些引带交织紊乱,笔意空洞,近于油滑,如“闲”与后字的连接就似乎有点牵强,此帖虽有个别缺陷,但总体上仍不失为一幅成功之作,尤其是该帖所表现的骨力气魄。日本书圣中林梧竹曾说过:“凡书,趣之隽、味之永者,不在点画之工,而在风神之高;……而气神之高,本于人品之高;人品之高,本于存心之高。”柳公权为人刚正、坦直,他主张:“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这是很有道理的。“字为心画”,一个人的品行追求或存心高低应该是和他的市美情趣相一致的。柳公权做人不喜阿谀逢迎,其书风自然也追求清新刚健,不落尘俗了。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欣赏《蒙诏帖》,是会有更深的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