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信札的书法欣赏与介绍
苏辙信札的书法欣赏与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部。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为文汪洋淡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等著述传世。
从此幅尺牍来看,苏辙的书法,深受其兄苏轼的影响。其结体、用笔、行气,均以苏轼为楷模,也吸取了乃兄行款的疏朗、空灵之气。安排字与字的距离略宽敞,使每一个字中官安详,而点画有舒展的空间,使全篇上下左右顾盼自然。他掌握分寸得当,决不过于疏荡而失之松散。
苏辙用笔迅疾而不飘滑。他果断利落,竖画中锋稳重、挺拔;横画多藏锋起笔,体势微向右上,飞动而又含蓄、凝重;撇画似放,而不纵姿,炯炯有神;捺画运笔滋润、厚实、简炼;转折挑钩皆有定式,字字独立自足,又浑然于一体。即使是不同的小点,也不肯雷同,各自争妍斗奇。设若把这些小点重新调配,则全然失色。
苏辙注重变化的结体,以圆为方,又巧妙地以方驭圆,具有以静蕴动的美感,使人感到“飘飘欲仙”,而无轻浮靡丽的俗气。
他用墨沈润,恰到好处,绝无令人生厌的墨猪,也不用枯渴飞白。乌黑光洁,精气内敛,深得书法艺术的精奥。
古人尺牍,是友人间交往的函件,往往信手挥洒而成。苏辙于此,颇为精到,可见其才情、功力皆不凡。他虽然规模乃兄,但不停留在外形的简单摹仿,而是从艺术个性着眼,在整体风格上追求瘦劲峭拔的意趣,具体细微处又不放过一点一线的精妙变化,所以虽各有异彩,但仍法度森严,意态妍媚,逗人喜爱。
苏辙的字没有苏轼那种淳古的神采,不少笔意下不及乃兄的雄健沉著。黄庭坚评日:“子由书瘦劲可喜,反复观之,当是捉笔甚急,而腕著纸,故少雍容耳。”细究之,是有些道理的。但其气象清越,则为苏轼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