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书法欣赏与介绍
杨维桢的《张氏通波阡表》书法欣赏与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东维子、铁崖道入。诸暨(今属浙江绍兴)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为人清高,性格倔强,气度旷达;其诗词奇诡险怪,被时人称为“铁崖体”;其书法超然脱俗,独树一帜。
《张氏通波阡表》是杨维桢于元代至正二十五年(1365)书写的。当时作者已是70高龄的老人,但此表仍写得表里莹润、清健静雅,毫无颓暮之气。细观这件书作,我们就会发现:杨维桢与同时代的赵孟頫、康里子山等人虽都是在学习“二王”行、草书的基础上吸收章草、汉隶而加以变化,都曾以章草书体进行书法创作,但他同赵、康里二人的书风却距离甚远。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往往不是通篇以章草体作书,也不是将某些章草字形直接地“移入”自己书作中,而是另辟蹊径,汉魏两晋时期带有浓厚隶意的章草笔法自然地融化到自己的行、草书创作之中,或将章草之结体与行书之点画相溶合,或以章草之点画纳入行书的体势之内,从而创造出一种古朴而清劲风格。仅以《张氏通波阡表》的前五行为例:从第一行的“张”、“出”、“汉”和第二行的“者”、“为”以及第三行的“三”、“衣”等字来看,就是将章草之结体与行书之点画相溶合,而从第一行的“青”、“汉”、“为”,第二行的“宋”,第三行的“浦”,第四行的“尽”、“居”以及第五行的“渡”、“遂”等字来看,则是以章草之点画纳入行书的体势之内。这篇作品从用笔到结体,其框架虽构筑在“二王”行草书之上,但处处显示出章草书体的深刻影响,而呈现出“偏离”晋唐以来“正统”书风的独特面貌——它在注重传统笔法的前提下不讲求精雕细刻,而追求平中有奇,因而妙笔时出,它在结体森严的前提下不讲求点画和结体的停匀,而追求字形的随意布置、线条的尽兴组合,因而天机独出,多有自然之趣与质朴之美。
在上下崇尚晋唐、赵字牢笼一时的元代,杨维桢的书法以“狂怪”、“未合格”而闻名于当时。后人或曰“廉夫行草书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刘璋《皇明书画史》),或曰“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徐有贞《武功集》),更有人称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其为人”(李东阳《怀麓掌集》)。可见前代有见地的书家也看出他的书法是有来历、有个性、有创新的。其实,他的“狂怪”“奇诡”是超越了唐人而直追汉魏风骨,他是一位法古求新的很有创造精神的书家。他的创造性就在于对当时书坛“正宗”禁网的某种突破,促进了“正宗”书派之外的“旁流”的发展。被时人目为“狂怪”的这支“旁流”,不强调笔法的纯粹而力求笔法的丰富,不强调结体的规矩而力求结体与挥毫时的情绪相对应;它以奇特怪诞的面貌崛起于书坛,表现了这些书家睥睨世俗的慷慨磊落之气。它是这些书家们各自人生充满与社会正统力量的矛盾冲突的一种艺术折射;而其“奇崛”之笔情墨趣,却更能使我们鉴赏、品味出涵蕴在作品中的书写者的创造心灵。